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 BIOTECHNOLOGY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Vol. 23 Issue (12): 17-21    
论文     
Red同源重组技术研究进展
韩聪1,2, 张惟材1, 游松2
1.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1;
2. 沈阳药科大学沈阳110016
1,2
 全文: PDF(190 KB)   HTML
摘要:

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种基于λ噬菌体Red重组酶的同源重组系统已应用于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研究。Red重组系统由三种蛋白组成:Exo蛋白是一种核酸外切酶,结合在双链DNA的末端,从5′端向3′端降解DNA,产生3′突出端;Beta蛋白结合在单链DNA上,介导互补单链DNA退火;Gam蛋白可与RecBCD酶结合,抑制其降解外源DNA的活性。Red同源重组技术具有同源序列短(40~60bp)、重组效率高的特点。这种技术可在DNA靶标分子的任意位点进行基因敲除、敲入、点突变等操作,无需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此外,这种新型重组技术可直接将目的基因克隆于载体上,目的基因既可来源于细菌人工染色体也可是基因组DNA。Red同源重组技术使难度较大的基因工程实验顺利进行,大大推动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Red同源重组基因打靶基因工程    
出版日期: 2003-12-01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引用本文:

韩聪, 张惟材, 游松. Red同源重组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12): 17-21.

链接本文:

https://manu60.magtech.com.cn/biotech/CN/Y2003/V23/I12/17

[1] 彭向雷,王烨,王丽男,苏彦斌,付远辉,郑妍鹏,何金生. 单引物PCR法引入定点突变 *[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0, 40(8): 19-23.
[2] 刘迪,张洪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0, 40(4): 59-68.
[3] 陈春琳,秦松,宋宛霖,刘志丹,刘正一. 褐藻寡糖生物法制备研究进展 *[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0, 40(10): 85-95.
[4] 马淑霞,张玲,闫晋飞,游松. 裂壶藻脂肪酸合酶途径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8, 38(9): 27-34.
[5] 贺雪婷,张敏华,洪解放,马媛媛. 大肠杆菌丁醇耐受机制及耐受菌选育研究进展 *[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8, 38(9): 81-87.
[6] 陶宇,李高建,舒建洪,吴月红,杨芳,何玉龙. 猪支原体肺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8, 38(2): 95-101.
[7] 石红璆,查代明,张炳火,李汉全. 全细胞脂肪酶研究进展 *[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8, 38(11): 51-58.
[8] 吴锁伟,万向元. 利用生物技术创建主要作物雄性不育杂交育种和制种的技术体系[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8, 38(1): 78-87.
[9] 郜娇娇, 杨树林. 基因工程技术优化透明质酸生产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 37(8): 72-77.
[10] 尹舒贤, 赵月华, 刘超, 吕占军, 王秀芳. 人源Alu RNA工程菌的构建和表达[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 37(7): 88-96.
[11] 王得华, 马义, 韩磊, 肖兴, 李艳伟, 党诗莹, 范志勇, 文涛, 洪岸. 新型基因重组PACAP衍生物MPL-2的制备及其抗2型糖尿病作用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 37(5): 59-65.
[12] 陈静, 康赐明, 罗文新. 治疗性抗体半衰期改造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 37(5): 87-96.
[13] 陈建武, 任红艳, 华文君, 刘西梅, 綦世金, 周黎, 欧阳艳, 毕延震, 杨烨, 郑新民. 一种用于提高基因打靶效率的双荧光筛选策略[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 37(1): 58-63.
[14] 甘春杨, 刘亚, 罗英英, 张文露, 黄爱龙, 蔡雪飞, 胡接力. 一种适用于片段替换/插入突变扫描的克隆方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 36(8): 55-63.
[15] 梅雪昂, 陈艳, 王瑞钊, 肖文海, 王颖, 李霞, 元英进. 产玉米黄质的人工酵母细胞的构建[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 36(8): 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