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 BIOTECHNOLOGY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Vol. 19 Issue (4): 67-72    
论文     
小麦改良的方法与技术
张贵友1, 何聪芬2, 陈金山3
1.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2. 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1
 全文: PDF(215 KB)   HTML
摘要:

小麦改良的目的是创制品质优良、产量高、抗逆和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为了有效地进行这项工作,一方面要保存优良的原始栽培作物种质,以及用理化诱变措施和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体细胞变异来丰富小麦基因库;另一方面则要开发利用栽培小麦的野生亲缘种属的巨大基因资源,如耐寒、耐盐碱、抗倒伏、抗病虫害和高蛋白、高赖氨酸等优良性状的基因。因此,利用远缘杂交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来改良小麦种...

关键词: 分子标记多态性小麦改良方法与技术抗性基因远缘杂交染色体片段植物基因组标记方法外源染色体    
出版日期: 1999-08-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引用本文:

张贵友, 何聪芬, 陈金山. 小麦改良的方法与技术[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67-72.

链接本文:

https://manu60.magtech.com.cn/biotech/CN/Y1999/V19/I4/67

[1] 杨梦冰,江易林,祝蕾,安学丽,万向元. CRISPR/Cas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玉米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1, 41(12): 4-12.
[2] 姬凯茜,焦丹,谢忠奎,杨果,段子渊. 棕色脂肪细胞特异基因PRDM16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9, 39(4): 84-93.
[3] 明金玉, 李化丹, 梁士博, 何莉, 于青含, 李集临, 张延明. 植物功能性靶向基因标记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 37(3): 83-91.
[4] 梁士博, 刘佳莹, 刘杰, 杨江涛, 李集临, 张延明. NGS技术在作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 37(2): 111-120.
[5] 李达, 代鹏, 王伟, 张文涛, 汪钦, 束毅, 祝春来, 纪奇峰, 梁平, 颜真. PLCE1基因及rs2274223和rs3765524单体型的克隆与表达[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 36(12): 1-7.
[6] 刘文波, 陈禹保, 邢玉华. 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 36(12): 104-110.
[7] 田婷, 昌剑, 张欣, 姜琛昱, 张运海, 刘晓玫, 张春. 重组腺相关病毒小鼠骨骼肌中近红外荧光蛋白表达及活体成像[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 34(10): 67-72.
[8] 姚雪, 刘琪琦, 赵青, 陈苏红. 应用可视化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个体化药物治疗相关基因[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3, 33(4): 92-100.
[9] 章洁琼, 蔡大广, 唐桂香. 甜菜胞囊线虫抗性基因及遗传工程改良策略[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 32(10): 99-105.
[10] 张文静, 厉永鹏, 李集临, 张延明. 大麦基因组和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 32(05): 107-112.
[11] 李霞, 刘佳佳, 陈建华, 栾明宝, 殷珍珍, 杨栋梁. 产喜树碱喜树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喜树内生真菌的SRAP分析[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1, 31(7): 60-64.
[12] 饶健, 刘迪秋, 葛锋, 陈朝银, 周阿涛, 丁为群. 植物来源的镰刀菌抗性相关基因[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1, 31(10): 106-112.
[13] 杜艳艳. 美国国家植物基因组计划资助情况分析[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4): 131-134.
[14] 李敏,杨谦. 一种高效构建同源重组DNA片段的方法——融合PCR[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8): 53-58.
[15] 石军,龙美西,曲广林,李仕贵,马炳田.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 26(12): 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