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Hsa-miR-411-3P对胃癌细胞功能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MTT检测Hsa-miR-411-3P对胃癌细胞SGC-7901、AG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sa-miR-411-3P对胃癌细胞SGC-7901、AGS周期和凋亡的影响;RNAhybrid2.1.2、Miranda3.3a、TargetScan7.0 预测Hsa-miR-411-3P靶基因,与mRNA测序结果联合分析,取交集基因认为是比较可靠的靶基因,进行GO、KEGG分析;Real-time PCR检测Hsa-miR-411-3P靶基因VAV3、ROCK2、PLD1、PTCH1的表达。结果:过表达Hsa-miR-411-3P抑制SGC-7901、AGS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使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AGS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软件预测和测序结果联合分析获得235个交集靶基因;Hsa-miR-411-3P靶基因分子功能集中在酶结合、蛋白质结合、转移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集中在代谢过程、细胞组件组装、解剖结构发展、细胞成分生物发生等(P<0.05);KEGG信号通路集中在胰岛素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P<0.05);VAV3、ROCK2、PLD1、PTCH1共同参与cAMP信号通路;过表达Hsa-miR-411-3P的SGC-7901、AGS细胞中,VAV3、ROCK2 mRNA表达量均减少,PLD1 mRNA表达量在SGC-7901细胞中增加,在AGS细胞中减少;PTCH1 mRNA表达量在SGC-7901细胞中减少,在AGS细胞中增加。结论:过表达Hsa-miR-411-3P将下调靶基因VAV3、ROCK2的表达,从而影响cAMP信号通路,抑制SGC-7901、AGS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使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AGS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
为了减轻鼠源单克隆抗体(McAb)异源性引起的宿主免疫排斥反应,同时克服生产McAb成本高及费时费力等缺点,利用原核表达制备具有抗犬细小病毒(CPV)鼠源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提取实验室前期制备筛选的分泌具有良好中和活性抗CPV VP2蛋白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总RNA,从反转录cDNA中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VH)基因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OPE101-ScFv;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证明,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的ScFv具有和CPV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且具有中和活性,效价为1:20(0.028μg/ml),为CPV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基础。
目的:探讨miR-5195-3p对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人宫颈癌细胞SiHa和正常上皮细胞HaCaT中miR-5195-3p的表达水平。将miR-5195-3p mimic转染至SiHa细胞中构建外源性过表达细胞株,阴性对照组中则转染NC mimic,并用qRT-PCR验证转染效率;通过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横向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纵向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Vimentin与snail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细胞SiHa中的miR-5195-3p表达水平较HaCaT偏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195-3p mimic的SiHa细胞中miR-5195-3p水平显著增高(P<0.01);并且其体外增殖(P<0.001),迁移(P<0.001)与侵袭能力(P<0.001)明显减弱;同时E-cadherin表达水平上调而Vimentin、snail表达水平下调。结论:过表达miR-5195-3p可能通过阻碍EMT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SiHa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目的:开发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鸡胚成纤维细胞)的连续流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工艺。方法:分别比较两种不同初始蔗糖浓度和不同上样速度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初步确定纯化工艺;通过多批次实验确定样品收集范围;比较不同浓缩倍数条件下杂质去除和抗原回收情况,确定合适的收获液浓缩比例;比较不同批次样品纯化后的杂质去除率和重复性,判定本纯化工艺的稳定性。结果:选取60%作为初始蔗糖浓度,在上样速度为150~200ml/min时,可以有效地对10倍浓缩的病毒收获液进行纯化;卵清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庆大霉素去除率分别达到99%,95%和95%,且工艺具有极好的稳定性。结论:开发的连续流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可以作为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鸡胚成纤维细胞)的产业化纯化工艺。
目的:以核糖体蛋白L7/L12为标志物,探索一种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方法。方法:分析核糖体蛋白L7/L12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无标记分子相互作用仪检测抗原抗体亲和力;以双抗夹心法研制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及稳定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筛选得到两株高效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两种单克隆抗体均与抗原有高的亲和力并且无竞争,制作的试纸最低检出限为1.0×105 CFU/ml;其与肺炎链球菌有特异性反应,而与其它9种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试纸条在25℃下保存12个月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RP-L7/L12可作为肺炎链球菌的检测标志物,以其单抗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可适用于肺炎链球菌的快速检测。
目的:确定稳定且高效的电转化实验方案以达到构建高库容噬菌体展示抗体库的目的。方法:探索电压、脉冲时间、噬菌粒DNA质量与浓度、TG1大肠杆菌的生长周期、重悬洗涤缓冲液及培养基优化等方面对TG1大肠杆菌电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当电转杯电极间距为2mm时,设定电转仪参数为3kV、25μF、5ms、200Ω;外源DNA经纯化后加入感受态菌液中使终浓度为1ng/μl;培养基中加入20mmol/L的MgCl2,并将TG1的生长阶段调控在OD600=0.8,用无菌超纯水重悬及洗涤细胞,将感受态细胞浓度调整为4×1010个/ml。在上述条件下,电转化效率可达到4.9×109CFU/μg DNA。结论:通过多种条件优化,提高了电转化效率,为构建高库容噬菌体展示抗体库建立了基础。
环氧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基团,它能与酶、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分子发生反应形成共价键,有利于生物分子的固定化。经共价结合法固定化的酶其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可得到显著提高。用环氧树脂ES-103B为载体采用共价结合法对海洋细菌Bacillus sp. DL-2的胞外蛋白酶进行固定化,经过单因素实验优化条件得出最优固定化条件为:pH 8.0的胞外蛋白酶溶液,25 g/L的ES-103B,45℃下反应8h。采用此最优条件下的固定化酶拆分(±)-乙酸苏合香酯制备出了e.e.p=97.5%的(R)-1-苯乙醇(产率为45.0%)和e.e.s=99.2%的(S)-乙酸苏合香酯(产率为83.9%)。该固定化酶拆分(±)-乙酸苏合香酯在重复使用8次后制备出的(R)-1-苯乙醇的e.e.p仍大于90%,且固定化胞外蛋白酶在4℃下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我国常见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造成沉重社会经济负担。其发病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预防、治疗方案并鉴定潜在治疗靶点及生物标志物的重要工具。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慢阻肺相关靶点及基因的不断发现,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越来越多地用于慢阻肺的研究。通过检索PubMed中已发表论文,分析了慢阻肺相关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及造模方法。然后通过文献检索及数据库挖掘等方法,分析了主要的慢阻肺易感基因及在不同物种中的区别。最后总结了慢阻肺基因工程小鼠和大鼠模型的信息和研究进展,供科研和临床人员参考使用,以便更好地开展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所导致的化疗失败,依旧是肿瘤治疗中存在的难点。虽然针对MDR,已经成功开发了三代靶向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BC)的抑制剂,也有MDR调节剂和化学增敏剂,多功能纳米载体和RNA干扰等方法可有效逆转MDR,但是由于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复杂性,MDR依然是肿瘤治疗中面临的难题。将从目前研究比较集中的ABC转运体异常表达;DNA损伤修复的改变和细胞凋亡的异常;自噬诱导与耐药及肿瘤干细胞与耐药等四方面入手,针对目前MDR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MDR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近年来,尽管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很少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们缺乏对纳米粒子与生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认知,对纳米粒子进入体内后的生物学特性了解有限。在生理环境下,蛋白质会吸附于纳米粒子表面,从而形成蛋白冠,这种纳米粒子-蛋白冠复合物的形成严重影响纳米粒子的生物学特性,限制了纳米粒子的临床应用,因此,蛋白质与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被深入研究。目前,对纳米粒子-蛋白冠复合物的研究属于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概括了蛋白冠的研究现状,对蛋白冠与纳米粒子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重点阐述,也介绍了预防和减少蛋白冠形成的方法,为纳米粒子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思路。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引起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类重要的病原菌,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SS也可通过伤口、呼吸道等途径感染人。准确、敏感、快速的SS检测方法有助于在生产实践中及时确诊,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和综合防控措施。对SS的检测方法包括选择性培养基、PCR技术、免疫学及分子分型方法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为SS标准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参考资料。
由于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结构的相似性,水凝胶成为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与重点。基于原位形成和可注射性、与现有加工技术(3D打印、静电纺丝)的兼容性,光交联水凝胶在组织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综述了近年来光交联水凝胶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在软骨组织、骨组织、脂肪组织、牙周组织和皮肤组织方面的研究思路及应用进展,以期为后续光交联水凝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从基础研究、专利申请、临床试验角度对比分析中美间充质干细胞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中美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研究的主要特征,为中国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检索SCI论文数据、DII专利数据及Clinical Trials临床试验数据及新药审批情况,利用Excel、DDA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讨论。结果:中国在间充质干细胞基础研究、专利申请及临床试验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论文、专利和临床试验数量快速增长,2014年起发表论文数量及2016年申请专利数量均超过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已达200余项;在骨质疏松、脊髓损伤等研究领域,内分泌系统疾病、自体免疫疾病等临床试验方面形成一定优势,已具备坚实的团队与技术基础。但我国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仍面临激烈的竞争,存在进步与发展空间。结论:我国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应发挥已有优势,加强战略性布局;重视发展以企业为主导的新药开发路径;做精做细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加大资金投入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健全监管机制及评价体系,抓住机遇的同时积极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