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道德声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编辑出版伦理规范


一、关于作者

1. 作者定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遵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关于在医学期刊上开展、报告、编辑和出版学术工作的建议中所述的作者准则。作者需同时满足以下3条标准:

(1)为研究工作的概念、实验设计、执行和数据的获得、分析和解释做出重要贡献者。

(2)撰写论文,或对其学术内容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关键修改者。

(3)对最终要发表的论文版本进行了全面的审阅并同意其提交,同时对其内容的适当部分负责。在所有合著者阅读并批准其最终版本之前提交论文被视为违反道德规范。

2. 作者贡献

所有署名为作者的人都应该有资格成为作者,即同时满足上述3条标准。未同时满足上述3条标准的人只能被列为致谢。所有作者在提交稿件前应讨论并就作者顺序和贡献达成一致,提交稿件后,更改作者身份和顺序需要所有作者的同意。稿件录用后,原则上不允许变更作者,尤其是增加新的作者。

3. 通讯作者

所有提交的稿件都必须指定通讯作者。不允许通讯作者人数超过两名。通讯作者是与期刊编辑部沟通的主要联系人,负责确保遵守期刊政策。通讯作者必须确保所有的作者同意作者名单和贡献,并且所有的作者在投稿和最终出版之前已经看过并批准了稿件。对于已发表的论文,通讯作者负责及时回复对论文及相关内容的询问。

4. 共同第一作者

不允许共同第一作者人数超过两名。


5. 作者相关费用

稿件免收审稿费,被录用稿件在发表前需交纳版面费(300/版);文中有彩色图片需制作彩色图版者,按成本另收彩色图版制作工本费800/版(彩版多于2个版面者,按2个彩版收费,即1600元封顶)

稿件发表后,本刊即向作者支付稿酬(含相关检索系统与合作网站收录的报酬),标准为60/千字,并向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寄赠当期刊物和电子单选本。



二、关于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都应披露任何可能被视为与提交的稿件存在利益冲突的商业关系、亲属关系或紧密合作关系等。潜在利益冲突的例子包括财务关系或其他关系,这些关系可能有损于作者在呈现研究结果时的客观性。

作者有责任在致谢部分提供一份总体声明,披露与研究相关的利益冲突。项目的所有资金来源都应被列出。此外,如果稿件涉及商业产品,则必须在“材料与方法”部分或文本中其他适当的地方以明显的方式标明制造商的名称。


三、关于学术不端行为及防范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出现违背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者其它违背了公共行为的准则行为。一般主要的学术不端行为分为四类:抄袭、伪造、篡改、其他,“其他”主要是包括了不当署名、一稿多投、一个学术成果多篇发表等不端行为。

1. 抄袭/剽窃

盗用他人知识产权构成抄袭/剽窃。这包括逐字(或几乎逐字)复制他人作品中的句子或段落,即使参考文献中引用了原著。

(1)论点(结论、观点)抄袭

(2)论据论证(实验与观测结果分析)抄袭

(3)图、表、公式和数据抄袭

(4)概念(定义、原理、公式等)抄袭

(5)自我(或团队)抄袭

(6)严重抄袭(重复发表)

2. 一稿多投

同一个作者把同一篇论文(或是题目不同但是内容相同)同时或者几乎同时投给两家及以上学术刊物,同时发表或者先后发表。

3. 伪造

没有用实际观察与试验中真实数据作为依据,而是按照某种科学假说与理论得出伪造的实验结果,包括伪造实验数据和样品、伪造证据等形式。

4. 篡改

科研人员已经取得试验数据后,按照期望值随便篡改或者取舍数据,得出符合自身期望的研究结论,通常包括主观取舍数据、篡改原始数据等形式。

5. 不当署名

(1)将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外。

(2)将未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列入作者名单。

(3)擅自在自己的论文中加署他人姓名。

(4)虚假标注作者信息。

(5)作者排名不能正确反映实际贡献。

未达到本规范第一条“作者定义”中标准但仍在手稿中署名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署名。

6. 一个学术成果多篇发表

一篇论文(同一成果)拆分成多篇文章发表、一次性成果反复使用、同一实验拆分成多种角度阐述等行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一贯坚持严格的学术道德标准,坚决杜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本刊参照中国知网发布的《学术期刊论文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并使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来检测稿件并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工作流程如下:




四、关于同行评议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实行在线投稿和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单盲评审,即审稿人知道作者的身份,但对作者来说,审稿人是匿名的)。审稿人应遵守《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审稿规范》,并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时间,以保证同行评议的高质量。审稿人应避免审阅与自己作品有潜在冲突或竞争的稿件,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冒充他人被视为严重不当行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投审稿流程如下:



五、关于撤稿

为了维护科研工作的诚信度、科研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给作者传递正确和权威的科研信息,如出现数据造假、重复发表、抄袭他人成果、违反科研伦理、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等问题,已发表的论文将被撤稿。本刊将按以下原则刊登撤稿声明:

(1)编辑部可以依据事实证据决定是否撤销稿件;很多情况下,部分论文作者或作者所属机构会提出撤稿,但是否撤销稿件则由编辑部决定。

(2)在事实确凿的情况下,编辑部将及时刊登撤稿声明,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导读者的可能性。

(3)编辑部原则上将尽量与作者就撤稿声明的内容和用词达成一致,但在有明确证据需要撤稿时,不会因为作者单方面原因而延迟刊登撤稿声明。

(4)撤稿声明将刊登在最近一期期刊的正文中,使用“撤稿声明”作为标题,并在目次页中列出。

(5)及时从期刊网站和数据库中撤销该论文。



发布日期:2021-07-29    浏览: 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