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3-25
  

  • 全选
    |
    研究报告
  • 吴晓萍,曾耀英,贺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PCR扩增得到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hKGF)基因片断插入穿梭载体pAdTrack-CMV,产生重组质粒pAdTrack-CMV-hKGF,经Pme I线性化后,通过电转法导入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大肠杆菌BJ5183进行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hKGF。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pAdEasy-hKGF转染到HEK-293细胞,在HEK-293细胞中包装并扩增出大量的腺病毒,经PCR鉴定含有hKGF基因。获得的重组hKGF腺病毒感染颗粒可高效感染HaCat细胞。Western-blot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感染的HaCat细胞可分泌表达hKGF蛋白。

  • 付加雷,宋长征,张更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干扰素-tau (IFN-tau)是一种新发现的I型干扰素,为了更清楚的研究它的生物学功能,在已克隆IFN-tau cDNA的基础上,PCR扩增出IFN-tau ORF,与原核表达载体pBV220重组后,成功的构建了IFN-tau的原核表达质粒pBV220/IFN-tau。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该菌经过诱导,用凝胶过滤色谱层析的方法获得了纯化的目的蛋白,该蛋白经过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是IFN-tau ;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IFN-tau经过透析复性后的活性为2.09×106IU/ml,比活性为2.35×106IU/mg。

  • 黄勇,张晓楠,王涛,王丽,关路媛,陈南春,陈苏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yggG是从大肠杆菌全基因组文库中钓取并克隆的Era结合蛋白基因,研究表明该基因表达的YggG294(amino acids 1-294)蛋白对宿主菌的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为了阐明YggG与Era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可同时可控性表达Era和YggG294蛋白的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利用所构建的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在同一细胞中同时可控性地表达YggG294与Era蛋白。结果显示,在不表达和少量表达YggG294的细菌细胞内,Era 的表达量与总蛋白量的比值随着诱导时间增加而增高,而YggG294大量表达的细菌内Era 的表达量与总蛋白量的比值基本保持不变;Era 蛋白的预表达对YggG294表达所引起的细菌生长率下降无影响。由此可以推论,YggG294的过表达引起宿主菌生长抑制进而影响了Era蛋白的进一步表达,而YggG294的过表达引起宿主菌生长抑制与YggG和Era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无关

  • 黄俏佳,Christian,Zwieb,林旭,林建银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Hv古细菌SRP19蛋白的表达载体pET23d-HvSRP19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进行纯化和研究其生物学活性,为研究SRP循环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体外合成的重组DNA技术,先合成具有重叠碱基的10个寡核苷酸短序列,通过拼接,获得Hv SRP19基因全长DNA后,克隆到pET23d载体上。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的大量表达产物经Q-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后再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析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正确构建了pET23d-Hv SRP19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获得良好的表达;成功地纯化了表达产物,纯度达95%;证明了具有SRP19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能够与Hv SRP RNA相互作用形成SRP19-SRP RNA的复合物。结论:纯化的Hv SRP19蛋白与Hv SRP RNA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被认为是启动SRP颗粒形成和功能发挥的开始。

  • 陈兴华,李校堃,苏志坚,苏烨,冯娅,肖业臣,孟绢,王艳萍,黄亚东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34-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PCR技术人工合成编码酿酒酵母泛素样特异性蛋白酶1 (Ubiquitin-like specific protease 1,Ulp1)第403到621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DNA片段Ulp1p,并连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c中,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Ulp1p。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经IPTG诱导4h后, SDS-PAGE结果显示,Ulp1p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50.8%。通过Ni-NTA凝胶亲和层析和G-25凝胶层析联用可以获得纯度大于95%的Ulp1p。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Ulp1p能与6xHis抗体产生免疫反应。以重组蛋白SUMO-h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和GST-SUMO-MT(金属硫蛋白)为底物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显示,Ulp1p能特异性水解这两种SUMO融合蛋白,其比活为1.386 x104U/mg。

  • 张晓霁,刘明,张云,刘春国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RT-PCR扩增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片断,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将其克隆到pFastBacHTA杆状病毒转座载体,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筛选出阳性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H5。将pFastBacH5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和PCR鉴定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rBacmid-H5。rBacmid-H5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SDS-PAGE蛋白电泳、Western blot、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分析表明:分子量约63Kd重组血凝素蛋白(rH5)在sf9昆虫细胞中实现了高效表达。rH5具有血凝活性,而且其血凝活性能够被H5N1禽流感病毒高免血清所抑制;rH5免疫鸡诱导产生针对H5N1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的血凝抑制抗体,说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与天然蛋白相似的生物活性。

  • 李杰,曲东京,刘玲玲,冯书营,薛乐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47-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外源性与内源性启动子对转基因盐藻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含外源性启动子CMV35S的表达载体CMV35S-bar(G12)和含内源双拷贝碳酸酐酶启动子DCA1的表达载体DCA1-bar(D-B)分别转化盐藻,筛选稳定转化株后,观察在不同启动子驱动下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对转基因盐藻生长的影响。 通过电击法分别将表达载体G12 和D-B转化盐藻,经PPT筛选后,各得到了3株PPT抗性藻株,经PCR及测序分析证实外源基因bar已经整合到盐藻的基因组中,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内源性启动子DCA1驱动下,bar基因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在外源性启动子驱动下bar的表达,并且D-B转化株的bar基因表达在盐诱导下其表达明显提高,而G12转化株中bar基因的表达对盐诱导无反应。Southern blot 分析显示,外源基因的拷贝数与不同启动子间无相关性。转化株的生长特性分析显示,D-B转化株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G12转化株。本研究的结果指出,内源诱导型启动子在驱动转基因盐藻外源基因的高效稳定表达中比外源组成型启动子更具有优势。

  • 张娟,宗卉,张利平,吴建平,朱建勇,杨联,孙永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5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线粒体是存在于绝大多数真核细胞内的一种基本的、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不同脊椎动物同源基因序列的比较显示,细胞色素b(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COⅡ)、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COⅢ) 基因最保守,同源性最高,ATPase6、ATPase8基因、ND基因变异比较大。本试验以家鸭(家鸭起源于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肝脏的线粒体DNA为模板,按照GenBank已经公布的潜鸭族(AF090337)的全序列及其绿头鸭的mtDNA部分序列(L22476、L16770、L22477)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并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亚基(COⅢ)的全序列784bp以及ATPase6基因的3'端和tRNA-Gly基因的5'端序列共934bp。 用DNAStar分析软件对家鸭与GenBank中7种禽类的COⅢ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家鸭与这些动物的COⅢ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同科潜鸭属中的Aythya Americana的相似性 最高为90.6 %,与同目不同科的加拿大雁、小天鹅、白额雁的相似性分别为89%、88.6%、88.6%。根据家鸭与其他7种禽类的COⅢ基因序列相似性所建立的进化树,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吻合。

  • 詹晓庆,王鲜忠,孙燕,王满意,张家骅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6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 )在调节类固醇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认识StAR蛋白在仔猪性腺发育早期中的表达,本研究以7、14、23、37日龄的仔猪睾丸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StAR mRNA在仔猪睾丸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7、14、23、37日龄的仔猪睾丸中,StARmRNA在睾丸的间质细胞中表达,其中在7日龄StARmRNA表达很弱,14、23、37日龄StARmRNA表达较强,StAR蛋白在这一时期的睾丸间质表达与其合成睾酮的能力一致。

  • 赵昆,刘思国,王春来,宫强,迟磊,刘建东,王勇,云孟克,常月红,刘慧芳,周媛媛,孙延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6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牛抗菌肽Bac7和Bac5是一种线性阳离子小分子多肽,在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牛抗菌肽bac7和bac5成熟肽基因序列,人工合成了融合基因Bac7-Bac5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B7-B5),将其转化于E coli BL21(DE3) 中实现了重组蛋白B7-B5(rB7-B5)的过表达,表达的rB7-B5以包涵体形式存在,rB7-B5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6.6%,分子量大小为33kD,与预测大小相符。以经Ni亲和层析柱纯化和多步透析法复性的rB7-B5,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耐药性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本研究为新型抗菌制剂的研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 赵林果,金耀光,李强,徐柏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71-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白腐菌及纤维素复合酶对稻草秸秆的协同生物降解。结果表明,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稻草秸秆的过程中,LiP和MnP的最大活力可以达到28.3U/g和12.6U/g,同时,秸秆中的木质素能被有效降解,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较低。添加黑曲霉所产的纤维素复合酶能有效地促进秸秆腐熟程度。在接入白腐菌培养10天后,每克稻草添加3 IU纤维素酶液并酶解48h可以使稻草秸秆中纤维素降解53.8%,半纤维素降解57.8%,木质素降解44.5%,干物质损失46.3%。此时细胞壁出现大范围破损,整个组织变得松散,秸秆完全腐熟。
  • 陈丽霞,李英慧,任朝阳,关荣霞,刘章雄,郑服丛,郝再彬,常汝镇,邱丽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76-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矮秆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本实验以大豆野生型东农42和矮秆突变体东泽11为材料,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水平对两个材料的差异蛋白质进行筛选,目的是鉴定与矮秆突变体相关的蛋白,为基因克隆提供依据。通过对酚(Phenol)法与TCA/丙酮沉淀法二种提取方法、100μg和200μg两种加样量、考马斯亮蓝染色和银染两种染色方法的比较,发现用丙酮沉淀法提取叶片可溶性总蛋白、加样量为200μg进行电泳,用考马斯亮蓝染色的效果较好,从而建立了大豆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优化体系。用该体系对野生型与突变体叶片全蛋白的差异分析,鉴定出9个蛋白差异点,其中6个上调表达,3个下调表达。
  • 技术与方法
  • 闫东梅,于乐洋,张领兵,伦艳妮,马威,杜柏榕,朱迅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83-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筛选PGE2受体拮抗剂,来探讨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中的作用,为RA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PGE2为靶点,对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5轮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进行亲和力鉴定,并选取亲和力高的克隆进行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分析。合成环七肽后,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动物模型,通过分析足爪肿胀度,以及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关节浸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对小肽的抗炎作用进行探讨。结果:噬菌体经过富集后,随机挑选的23个克隆中有21个阳性克隆,而在测序的8个克隆中4个具有相同的序列,其余也具有保守氨基酸。合成的环七肽能降低AA关节的肿胀度并减少关节浸液中前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结论:噬菌体筛选PGE2受体拮抗剂的方法可行,并且得到的环七肽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王忠华,仇华吉,陈维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88-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衣壳蛋白靶向灭活(CTVI)是一种新型抗病毒策略,它是通过将病毒衣壳蛋白与核酸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酸梅、核糖核酸酶Barnase、大肠杆菌RNase HI等)的融合蛋白装配到病毒粒子中,使核酸酶接触并降解病毒核酸,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该策略已经在人免疫缺陷病毒、鼠白血病病毒、乙肝病毒、登革病毒等病毒的抗病毒研究中取得良好效果,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王金枝,曹学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93-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正辛烷反胶束溶液萃取和反萃取商业用胰激肽原酶时,水相pH值、离子强度和种类、CTAB浓度和助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并从反胶束微观结构给予解释。结果表明:[CTAB]=0.02 mol•L-1,正己醇/正辛烷(V/V)=1:5,萃取pH=9.0,反萃pH=7.0,萃取[KBr]=0.1 mol•L-1,反萃[KBr]=1.5 mol•L-1,反萃取加15%乙醇(V/V)时,萃取率接近100%,反萃取活性回收得率在80%以上。商业用酶的纯化倍数最高为1.97倍,粗酶为7.15倍,且粗酶纯化后比活在200U/mg以上,电泳分析证实了纯化效果,显示了很好的工业前景。
  • 研究简报
  • 李昌,金宁一,刘玉生,于芳,金洪涛,李臻,佟敬山,胡宁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100-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重组抗病毒融合蛋白CVN-LP1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和鉴定。 方法:将本室已经构建好的pET-CVN和pET-LP1,用EcoRⅠ和HindⅢ同时进行双酶切,将所得的CVN片段连入pET-LP1载体上,构建pET-CVN-LP1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用SDS-PAGE,Western-blot等方法分析鉴定表达产物。 结果:重组载体pET-CVN-LP1经PCR和双酶切鉴定,证实构建成功。将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相对分子量为20KD左右,与理论预期值完全相符。凝胶成像分析表明最高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16.86%。SDS-PAGE、Western-blot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结论:构建了pET-CVN-LP1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地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张敏,赵丛,杜连祥,路福平,蔡兴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105-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sacB基因的启动子-信号肽序列(sacR)和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的前肽-成熟肽序列,将两者连接后克隆入载体pHP13中,构建了含有中性蛋白酶基因的诱导型表达分泌载体pHP13SN,再将其转化入枯草杆菌DB104,获得基因工程菌DB104(pHP13SN)。中性蛋白酶基因在蔗糖的诱导和sacR的调控下实现了分泌表达,并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中性蛋白酶。
  • 综述
  • 周晓斐,曾妍,杨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110-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8型疱疹病毒(human herpesvirus-8,HHV-8)又称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 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是一种新的肿瘤病毒,目前被认为是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致病因子,并且与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 (PEL)和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MCD)相关。该病毒编码许多蛋白,包括潜伏感染相关蛋白,裂解感染相关蛋白和HHV-8特有基因表达蛋白,在KS和HHV-8相关疾病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
  • 钱方,安利佳,李宪臻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115-1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标记基因的产生方便了植物的转化,随着转基因植物的迅速发展及商品化,人类更关注抗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目前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发展正向选择系统,使用非抗性的生物安全标记基因,主要包括糖类代谢酶基因(pmi和xylA)、干扰氨基酸代谢酶基因(ak和dapA)、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核糖醇操纵子(rtl)和叶绿素生物合成基因(hemL)等。
  • 刘晓娜,刘雪梅,杨传平,吴迪,王瑞,韩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120-1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木质素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大分子有机物,具有支持、保护和运输等生物学功能。然而,木质素的存在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有一些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导致造纸污染严重及影响牲畜对饲草的消化和吸收等。通过生物工程手段调控木质素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国际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十分迅速。本文介绍了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重点综述了调控木质素合成的手段及限速酶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高仙灵,卢慧星,李国婧,王瑞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127-1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有机磷的生物修复还主要是微生物修复。但是植物修复更具优越性,因其花费更少、对环境更安全。然而植物对生长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修复效率较低,应用还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有机磷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已知的有机磷降解酶及其生物来源。结果表明,植物材料的筛选、土壤与OPs作用机理的研究、植物耐受和消除OPs的基因组学研究、植物-微生物联合降解体系的建立以及降解酶的植物根系分泌系统的利用是提高有机磷植物修复效率的重要途径。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27(3): 132-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