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4-05-25
  

  • 全选
    |
    论文
  • 王志宇, 王健伟, 何深一, 韩金祥, 洪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轮状病毒是人和动物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对轮状病毒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于疾病监测和疫情控制极为重要。从病原学、免疫学以及基因检测三方面 ,总结了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重点介绍了较为成熟的免疫学技术 ,最新发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序列依赖的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新技术 ,并对未来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王盈, 魏丽丽, 相文华, 沈荣显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equineinfectiousanemiavirus,EIAV)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同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成员。两者在形态结构、抗原特性、基因组构成以及病毒与宿主的持续作用等方面极为相似 ,且EIAV具有独特的快速发病进程和明显的病程分界 ,使其成为研究HIV的基因变异与临床症状之间相互关系的理想动物模型。EIAV疫苗是我国拥有自立知识产权的世界上唯一的慢病毒疫苗 ,以该疫苗为基础 ,开发新型HIV疫苗将成为今后的发展策略。近年国内外学者对EIAV及HIV的分子生物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确定了与病毒毒力相关的某些基因及编码蛋白 ,并在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 陈庆山, 刘春燕, 刘迎雪, 刘海燕, 陈立君, 付尧, 单继勋, 郭强, 张丽娜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酸体外扩增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核酸体外扩增技术。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靶核酸的直接扩增 ,如聚合酶链式反应、链替代扩增、连接酶链式反应、核酸依赖的扩增、Qβ复制、转录介导的扩增和滚环扩增等 ;另一类是信号放大扩增 ,如支链DNA、侵染探针等。就现有的核酸扩增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介绍。

  • 郭万峰, 滕光菊, 王升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因芯片技术因其自身的优越性将成为基因组序列分析和基因表达研究的主要工具。但是由于不同的实验室使用不同的技术平台 ,从 2 5到 8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芯片和长度从数百到几千个碱基的cDNA阵列。不同技术平台的存在 ,为芯片资料的利用和芯片领域的标准化分析带来了困难。通过对不同技术平台的研究比较 ,短的和长的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可望成为将来主要的技术方法。

  • 胡英考, 李雅轩, 蔡民华, 晏月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一大类微量营养物。对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提高植物中维生素A、E和C含量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指出了该类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对未来做了展望。

  • 陈锦清, 黄锐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2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新月异的基因工程技术对现代育种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转基因油料作物在目前全球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占了很大比例 ,对油料作物的基因工程研究更是涉及了抗性育种、品质改良、杂种优势利用和分子农业等广泛的领域。概述了国际上油料作物基因工程研究和商品化应用的现状 ,举例介绍了我国在该领域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在综合分析我国该领域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国际发展趋势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油料作物转基因研究及产业化的发展策略和取得重大进展的突破口 ,着重强调了油料作物基因工程与“生物柴油”战略的结合。

  • 王为民, 赵倩, 于静娟, 朱登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稻米是我国的主要食粮 ,但其蛋白质含量低、营养不够全面 ,满足不了人们对营养的需求。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来选育高蛋白质的水稻新品种 ,但收效不大。近年来 ,水稻遗传转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完善 ,应用生物技术改良水稻营养品质已逐步变为现实 ,并显示出诱人的前景。综述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水稻营养品质改良的途径、研究进展 ,并指出在水稻营养品质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胡永华, 黄惠琴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蕉转基因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人们从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香蕉的组织培养 ,70年代茎尖培养成功 ,近 1 0年来相继在微繁殖、单克隆抗体、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工作。香蕉转化受体系统已从茎尖发展到胚状体和愈伤组织受体系统 ,遗传转化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从单一的方法发展为根癌农杆菌感染法与基因枪法的结合。从香蕉组织培养、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基因转化方法、筛选方法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 王利华, 苏乔, 包永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3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载体骨架序列等非目的基因外源DNA片段整合入植物染色体中有可能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总结了载体骨架序列整合进植物染色体的现象、由此引发的安全性隐患和机理 ,以及解决该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并着重介绍了采用基本元件转化植物的研究进展。

  • 张部昌, 刘祚军, 曹孟婵, 张华, 刘传暄, 王以光, 马清钧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糖多孢红霉菌染色体上红霉素生物合成基因进行改造 ,已经合成了多种红霉素类似物。在糖多孢红霉菌中对红霉素类似物进行结构修饰 ,以pWOR1 0 9质粒为基础构建糖多孢红霉菌多拷贝表达载体pZM。pZM载体带有PermE启动子、fd终止子、多克隆位点、硫链丝菌肽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以及在大肠杆菌和糖多孢红霉菌中复制的ColE1ori和pJV1ori复制子 ,系可在大肠杆菌和糖多孢红霉菌中扩增的穿梭质粒。在糖多孢红霉菌中 ,pZM可以表达氨普霉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从糖多孢红霉菌中提取的表达质粒酶切图谱与转化前一致 ,表明pZM是糖多孢红霉菌中多拷贝、稳定的表达载体。

  • 苏志坚, 吴晓萍, 郑青, 冯雅, 于平野, 曲红艳, 刘太胜, 李校堃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ull
  • 张杰, 刘莹, 惠答美, 宿文辉, 宗志红, 于秉治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52-5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牛精浆蛋白 (bovineseminalplasmaproteins ,BSPproteins)及其相关蛋白在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 ,在人睾丸组织中发现并克隆了一个与BSP蛋白相关新基因的序列 ,其开放阅读框架 (openreadingframe ,ORF)编码了一个含 2 2 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氨基酸序列中含有4个纤连蛋白Ⅱ型结构域 ,与BSP蛋白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称其为人BSP相关蛋白 (humanBSP relatedprotein ,HBRP) ,并在GenBank注册 ,登录号为AF2 791 4。预测该蛋白是与BSP蛋白功能相关的结合蛋白 ,并已成功地将该基因定位在 1 9号染色体 1区 3带上。为进一步研究该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利用重组质粒pEGFP C2 HBRP转染人胚肾HEK2 93细胞 ,通过G41 8筛选出药物抗性克隆 ,建立了稳定的基因工程细胞系 ,为该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该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义。

  • 李勇, 董武子, 窦忠英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山羊胚胎大脑皮层中分离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方法 :利用NBS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山羊胚胎大脑皮层中分离出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 ,并进行培养、传代、分化观察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克隆细胞的神经巢蛋白 (Nestin)抗原和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结果 :从胚龄 2 4~ 30d的新鲜山羊胚胎大脑皮层中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 ,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 ,可传代培养 ,表达神经巢蛋白抗原。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 :山羊胚胎大脑皮层中存在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 吴国清, 朱旭东, 刘娟, 党颖, 李少林, 黄培堂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61-6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与蛋白质转导结构域TAT、SV40大T抗原的核定位信号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纯化后转导A431细胞 ,大部分细胞核内都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 ,说明TAT NLS可以有效介导蛋白质的入核递送。这种蛋白质递送系统可望用于转录治疗等研究领域。

  • 肖顺勇, 张鹏飞, 熊熙文, 王业启, 吴厚雄, 张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65-6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P 2γ基因是AP 2基因家族中非常重要的转录激活因子 ,它对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与细胞的生长及癌变有一定的联系。将人的AP 2γ基因插入表达载体GST系统中的pGEX 4T 2的谷胱苷肽 S 转移酶基因下游 ,转化E .coliDH5α ,鉴定挑选出阳性菌落并扩大培养 ,提取重组质粒进行DNA测序 ,确定其阅读框码的正确性。再将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 .coliBL2 1 ,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后 ,在Tac启动子作用下 ,表达出一条 81kDa的蛋白质带 ,所得蛋白质用谷胱苷肽琼脂糖 4B纯化后 ,得到融合蛋白质 ,通过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和免疫印迹分析实验 ,测得该蛋白质的部分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它具有很好的生物学活性 ,为进一步对AP 2γ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仇华吉, 罗玉子, 李娜, 童光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RNA复制子是能自主复制的病毒RNA。基于RNA复制子的表达载体和基因疫苗比常规真核表达载体和DNA疫苗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以塞姆利基森林病毒RNA复制子衍生的真核表达载体pSFV1为骨架 ,插入CMV立即早期启动子和SV40晚期Poly(A)信号 ,构建了一种完全基于DNA的复制型表达载体pSFV1CS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插入其中 ,构建了重组质粒pSFV1CS EGFP ,通过转染 2 93T细胞 ,证实外源基因能在其中高效表达。该载体可用于表达真核蛋白和构建复制子载体疫苗。

  • 张俊芳, 韩兵社, 解军, 胡晓年, 牛勃, 程牛亮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7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人血小板因子 4(humanplateletfactor 4,hPF4)的表达 ,在PT7 7 hPF4表达质粒的基础上 ,采用PCR定位突变技术 ,改造人血小板因子 4(hPF4)cDNA基因片段 ,去除cDNA 3′端非翻译区AT富含序列 ,改用大肠杆菌强串联终止密码子TAATAA ,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质粒pBV2 2 0 hPF4。摇瓶发酵重组人血小板因子 4的产量达 1 60mg L较原表达质粒PT7 7 hPF4表达量提高了近 80倍。经包涵体的洗涤、变性、复性后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抑制实验测定复性后rhPF4的生物学活性 ,结果显示 :rhPF4具有抑制血管生成活性。

  • 陈颖, 吴亚君, 徐宝梁, 马颖, 董萌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马和驴mtDNA中特异性片段引物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 ,建立了饲料中马属动物源性动物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内切酶HaeⅢ、Sau3A和AluⅠ可对扩增结果进行验证并能够区分马成分和驴成分。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 :驴扩增产物序列与数据库序列完全一致 ,马样品扩增产物与数据库序列的同源性达 99%。该方法的检测低限分别为 0 5 %(w w)和 0 2 5 %(w w) ,可作为食品及饲料中马属动物成分鉴别检测的有效方法。

  • 郭采平, 张剑平, 黄晓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用于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IVIG)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 :通过干扰评价实验证明IVIG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单纯用简单稀释和调整pH值法无法消除干扰 ,如果用稀释剂 (Ⅰ )对IVIG作 1∶4以上的稀释 ,即可消除样品对该检查法的干扰 ,利用灵敏度为 0 1 2 5EU ml的鲎试剂 ,将样品用稀释剂 (Ⅰ )稀释 4倍 ,按中国药典 ( 2 0 0 0版 )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结果与家兔热原质试验进行比较。结论 :IVIG用稀释剂 (Ⅰ )进行适当稀释后 ,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试验 ,应用于生产过程及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 田宏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5): 87-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L 蛋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且在食品及医药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多数化学合成的蛋氨酸产物是D ,L 型混合的外消旋化合物 ,必须经过拆分得到具有光学活性的左旋蛋氨酸L Met,才能用作食物添加剂和药品。D、L Met的拆分以生物酶法拆分收率最高 ( >99%) ,且酶源易得 ,成本最低。国内对固定化氨基酰化酶的研究工作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初 ,虽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基本上没有得到实际应用。我们利用大肠杆菌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