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4-01-25
  

  • 全选
    |
    论文
  • 王伟, 朱平, 程克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物信息学数据库GenBank的生物信息为基础 ,对包括《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新编中药志》第 1~ 3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分册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写的《中草药现代研究》及《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中所涉及的 2 30 0多种药用植物的基因组、蛋白质及表达序列标签 (EST)的注册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 ,就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到 2 0 0 3年 9月底截止的数据分析表明 ,66%的药用植物没有核酸序列报道 ,77%的药用植物没有蛋白质序列注册。进行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植物与国家十分有限 ,而进行药用植物EST研究的国家相对较多 ,涉及的植物也相对集中 。

  • 张高红, 郑永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糖类化合物种类繁多 ,许多多糖化合物在体内或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抗HIV活性 ,多糖能够作用于HIV复制周期的多个环节 ,影响tat、gp1 2 0、RT等多个病毒蛋白的功能。目前 ,已有多糖被用于杀微生物剂、抗病毒辅助治疗、抗机会性感染等临床研究中 ,多糖在临床上存在抗凝血活性、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 ,但丰富的多糖类化合物因其作用多效性仍有广阔的抗HIV应用前景。

  • 袁国刚, 毛建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将反义寡核苷酸 (AS ODNs)有效递送进入细胞是反义核酸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 ,出现了多种寡核苷酸 (ODNs)的递送方法。在培养细胞中 ,使用的递送方法包括阳离子载体包裹、特异受体的配体导向、ODNs偶联修饰、细胞膜辅助穿透以及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等 ,其应用有效增强了AS ODNs的作用效果 ,大幅度降低了AS ODNs的使用浓度 ;在体内 ,由于临床使用裸露AS ODNs连续给药能达到一定的反义效果 ,而使递送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初步尝试和探索之中 ,迄今报道的递送方法有脂类和非脂类两类。

  • 魏兰珍, 马为民, 王全喜, 施定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18-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蓝藻是一类进行光合放氧的原核生物 ,因其结构的特殊性 ,已成为表达外源基因的理想宿主之一。然而外源基因转化系统的选择与建立一直影响着蓝藻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总结了各类蓝藻基因转移系统的特点、影响因素、各系统间的优缺点、以及不同蓝藻株系最适基因转移系统的选择等 ,为利用蓝藻进行遗传操作提供可能 ,为蓝藻基因工程发展提供信息。

  • 冯兴军, 王建华, 杨雅麟, 滕达, 刘立恒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抗菌肽由于自身的优点成为抗生素的替代品 ,并已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 ,其中乳铁蛋白肽因其强大的生物学功能而备受关注。就其结构、功能进行了综述 ,并根据其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关系探讨该肽的作用机制 ,同时也提出了乳铁蛋白肽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对策。

  • 孙丽新, 汤家铭, 成国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2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分化是近几年发现的成体组织细胞改变其表型的一种现象 ,即在一定条件下控制发育方向的转录因子表达发生改变 ,从而使成体干细胞或分化细胞特定的分化状态也发生改变。随着体外诱导条件的成熟和理论研究的深入 ,转分化将会成为器官移植中获取具有修复细胞的重要手段。对近年来有关转分化的种类、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及现实意义进行了综述。

  • 胡英考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 ,对植物、动物和人类自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植物则是人类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 ,因此克隆植物中维生素E合成的相关酶基因 ,对维生素E含量进行改良 ,具有重要意义。对植物中维生素E的合成途径 ,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以及用生物技术的方法对维生素E含量进行遗传改良进行了综述。

  • 吴英松, 董文其, 张彦明, 李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丙肝病毒 (HCV)为切入点 ,建立一套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生产高滴度反转录病毒颗粒的大规模病毒培养技术平台 ,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其它难以体外大规模培养的反转录病毒的生产。该体系包括一株插入T7RNA聚合酶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vTF 3和 2个重组质粒 ,质粒PT7HCV在上游T7启动子和T7终止子之间插入HCV基因组cDNA ,可通过T7RNA聚合酶指导转录产生 9 5kb的HCVRNA ;另一质粒P...

  • 吕欣, 王楠, 霍思维, 张尚立, 解琨, 苗俊英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38-4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建立经济实用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 ,以Wistar大鼠胚龄 1 4~ 1 5天的胚胎为实验材料 ,选取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和小脑神经组织 ,经 0 1 2 5 %胰酶消化处理 ,在生长因子 (aFGF和bFGF)作用下 ,采用无血清培养法进行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 ,可观察到明显的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图像。神经干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均出现细胞团 ,细胞团贴壁后可进行分化 ,形态上表现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样细胞。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其进行鉴定 ,可检测到神经干细胞标志性蛋白—Nestin蛋白。采用此法可以分离得到具有干细胞特征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建立了一套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 ,这将对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机制 ,及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李长贵, 王剑锋, 英志芳, 范行良, 周铁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PCR过程中 ,模板GC含量过高是一个不利因素。如果设计扩增片段较长 ,则进一步增加了PCR扩增的难度。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以PCR成功获取富含GC的长基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人巨细胞病毒pp65全基因 (约 1 95 0bp ,GC %为 67%)为例 ,在PCR系统中测试不同添加剂(甘油、乙醇、DMSO、甜菜碱等 )及各种组合 ,摸索扩增目的基因的最佳条件。结果发现 :无或单一的添加剂都不能获得目的基因片段 ,只有当同时使用DMSO和甜菜碱 ,并在适当浓度时才能够获得特异产物。在PCR系统中包含复合增强剂能有助于高GC %、长基因片段的扩增 ,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 王斌, 赵百慧, 钱冬萌, 闫志勇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从急性期HFRS病人外周血清总RNA中扩增获得汉坦病毒S片段部分编码基因 (SA) ,使用NCBIBlast软件对排分析证实为汉滩型 ,申请GenBank号 :AY42 5 61 2。将该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所表达的蛋白分子量约为 490 0 0kDa,重组蛋白在菌体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核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活性。该蛋白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 王军辉, 张建国, 胡建军, 张真, 张守攻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PCR检测了转基因欧洲黑杨当代和杂交后代群体 ,外源Bt基因在 7年生的转基因欧洲黑杨 1 4个无性系中稳定存在 ,Bt基因在杂交后代中分离比例为 1∶1。转基因欧洲黑杨作母本进行杂交时有落花、落果现象 ,可能是基因改造影响了它们的某些生理功能。

  • 胡建广, 尹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pCAMBIA1 30 0、pBA0 0 5、pActl D和pMECA等 4个质粒载体为基础 ,根据不同需要 ,选择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作完全或部分酶切 ,通过多步骤的酶切、连接、转化等过程 ,构建完成 2个可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植物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 :pActl GFPTALIN和pActl GFP2 MAP4BD。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的瞬间表达结果显示 ,两个载体均可正常工作。

  • 李宁丽, 马安伦, 余奇文, 沈佰华, 张继英, 聂红, 柏峻, 沈天伟, 席波, 李广善, 张冬青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探索用酵母菌表达乙型干扰素 (倍菲隆 )的大批生产的发酵工艺流程及优化的重要参数。选用 1 5L不锈钢发酵罐作为乙型干扰素发酵工艺研究系统。方法 :探索了种细胞密度对初始发酵期 (甘油利用期 )的影响 ,启动甘油补充期的溶解氧浓度 ,诱导目的蛋白表达时添加甲醇的速率条件控制 ,pH对酵母菌生长与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发酵时间对乙型干扰素表达量影响等重要发酵工艺参数。结果 :接种高密度的种菌 (OD60 0为 9)时酵母菌增殖快 ,湿细胞重量于1 8h即达到 1 5 7g L。当DO恢复至 67%时即开始补充甘油可使酵母菌在 5h内增殖达到 2 1 9g L。添加甲醇速率从 2 %(甲醇终浓度为 0 0 3%)开始 ,逐步增加 ,在 2 4h内达到 33%的添加速率 (甲醇终浓度为 0 5 %)。甲醇诱导前pH为 6时最有利于酵母菌生长 ,在蛋白表达时期 ,控制发酵罐内pH值在 3 0 ,可得最高蛋白表达量。发酵 70h乙型干扰素表达量达到高峰。结论 :接种高密度种菌可促进工程菌生长 ,当DO恢复至 67%时开始补充甘油可加快酵母菌生长 ,在诱导期中缓慢添加甲醇并维持发酵罐pH为 3 0 ,发酵 70h可获得最佳蛋白生产量。

  • 张剑, 李春, 高弘, 曹竹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H2 O2 对热带假丝酵母代谢烷烃生产二元酸过程中醇氧化酶 (fattyalcoholoxidase ,AOX)的影响。研究表明 :2mmol L和 5mmol L的H2 O2 对AOX的比酶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68 2 %和 82 9%。研究还发现 ,H2 O2 是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形式在胞内存在 ,并对H2 O2 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 魏威, 李弘剑, 李月琴, 方玲, 陈浩军, 周乐平, 何华坤, 周天鸿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来源于Aspergillusniger的植酸酶基因phyA进行了改造 ,去除了内含子和信号肽编码序列后重组到表达载体PET2 1a( + )上 ,导入大肠杆菌BL2 1 (DE3)中 ,构建工程菌株BL2 1 PET2 1a( + ) phyA。植酸酶基因在工程菌株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表达量达到菌体蛋白的 30 %以上。改进了包涵体复性技术 ,包涵体蛋白经复性、纯化后 ,生物活性达到 1 5 0 0U mg ,并且复性蛋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经过 75~ 95℃、30min的热处理后 ,仍然保持了生物活性 ,同时有明显的热激活现象。热激活后最高生物活性达到 5 0 0 0U mg。这一发现对于植酸酶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 贾月, 白志辉, 弓爱君, 张洪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甜菜渣、果胶、海藻酸钠为原料 ,与表氯醇在碱性条件下交联 ,制备了果胶酶亲和吸附剂并应用这几种亲和吸附剂对草酸青霉果胶酶和黑曲霉果胶酶进行亲和层析实验。结果表明 :用小于 60目的甜菜渣粉末和海藻酸钠制备的果胶酶亲和吸附剂 (分别简写为SBP吸附剂和SA吸附剂 )具有较好的纯化果胶酶性能 ,其中SBP吸附剂性能稳定 ,而SA吸附剂膨胀系数较大 ,在流动相改变时引起流速不稳。

  • 曹佐武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建立能有效分离 1kDa的特小分子肽的Tricine SDS PAGE方法 ,调整分离胶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子组成 ,使致密胶中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交联度为 5 %,并加入 36 5 %的尿素 ,用于分离小至 1kDa的小分子肽 ,并与常规的SDS PAGE和先前报道的Tricine SDS PAGE相比较。结果改进的致密胶可以有效分离分子量小至 1kDa的小肽 ,明显优于常规的SDS PAGE和现有的Tricine SDS PAGE方法。

  • 王雪, 宋长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带有BMP 7基因的大肠杆菌可以用来高量表达重组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7。升温诱导表达后 ,每升培养液大约可得到菌体湿重 3g ,其中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 40 %。裂解离心 ,用低浓度变性剂洗涤初步纯化包涵体 ,上清中无目的蛋白损失 ,目的蛋白纯度提高到 60 %,将包涵体溶解于高浓度变性剂溶液中 ,然后在不同条件下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变性状态下的蛋白质进行纯化 ,绝大部分杂蛋白被除去 ,目的蛋白纯度达 95 %以上 ,改变条件 ,可以减少rhBMP 7损失。并做Westernblot对目的蛋白进行特异性鉴定。

  • 陈祖欢, 郭瀛军, 章亚男, 朱维佳, 孙树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DNA疫苗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的可行性及DNA疫苗的干扰作用。方法 :干扰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 :供试品阴性对照系列样品溶液无干扰作用 ,与家兔法结果一致。结论 :将疫苗稀释 2倍可用灵敏度为 0 5EU ml的鲎试剂作细菌内毒素检查。

  • 张锐, 孙美榕, 张正, 杨捷, 黄燕, 杜慧, 陈绍红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8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 ,基因治疗已经成为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同时也是维护人类健康最有发展前景的手段之一。诸如遗传病、肿瘤、和传染病与心血管病的基因治疗。遗传免疫方面 ,病毒性疾病和肿瘤的基因治疗 ,如将病毒抗原基因 (HBsAg)及一些肿瘤抗原基因 (CEA)直接注入人体内而产生抗体 ;人类亚健康状态 ,如肥胖、秃顶、疲劳、衰老等的基因治疗。然而基因治疗目前仍面临着许多困扰 ,如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社会伦理等诸多问题 ,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要慎之又慎。只有对基因治疗合理规范和正确引导并遵循伦理原则 ,才能最终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