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表达倍菲隆发酵工艺研究

李宁丽, 马安伦, 余奇文, 沈佰华, 张继英, 聂红, 柏峻, 沈天伟, 席波, 李广善, 张冬青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04, Vol. 24 ›› Issue (1) : 57-61.

PDF(223 KB)
PDF(223 KB)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04, Vol. 24 ›› Issue (1) : 57-61.
论文

酵母菌表达倍菲隆发酵工艺研究

  • 李宁丽1, 马安伦1, 余奇文1, 沈佰华1, 张继英1, 聂红1, 柏峻1, 沈天伟1, 席波2, 李广善3, 张冬青1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 :为了探索用酵母菌表达乙型干扰素 (倍菲隆 )的大批生产的发酵工艺流程及优化的重要参数。选用 1 5L不锈钢发酵罐作为乙型干扰素发酵工艺研究系统。方法 :探索了种细胞密度对初始发酵期 (甘油利用期 )的影响 ,启动甘油补充期的溶解氧浓度 ,诱导目的蛋白表达时添加甲醇的速率条件控制 ,pH对酵母菌生长与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发酵时间对乙型干扰素表达量影响等重要发酵工艺参数。结果 :接种高密度的种菌 (OD60 0为 9)时酵母菌增殖快 ,湿细胞重量于1 8h即达到 1 5 7g L。当DO恢复至 67%时即开始补充甘油可使酵母菌在 5h内增殖达到 2 1 9g L。添加甲醇速率从 2 %(甲醇终浓度为 0 0 3%)开始 ,逐步增加 ,在 2 4h内达到 33%的添加速率 (甲醇终浓度为 0 5 %)。甲醇诱导前pH为 6时最有利于酵母菌生长 ,在蛋白表达时期 ,控制发酵罐内pH值在 3 0 ,可得最高蛋白表达量。发酵 70h乙型干扰素表达量达到高峰。结论 :接种高密度种菌可促进工程菌生长 ,当DO恢复至 67%时开始补充甘油可加快酵母菌生长 ,在诱导期中缓慢添加甲醇并维持发酵罐pH为 3 0 ,发酵 70h可获得最佳蛋白生产量。

关键词

乙型干扰素(倍菲隆) / 发酵 / 酵母菌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宁丽, 马安伦, 余奇文, 沈佰华, 张继英, 聂红, 柏峻, 沈天伟, 席波, 李广善, 张冬青. 酵母菌表达倍菲隆发酵工艺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1): 57-61

基金

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02C26222120033);上海市科委SARS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03DZ19108)


PDF(223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