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04-25
  

  • 全选
    |
    论文
  • 施定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已被公认为20世纪生物学研究中最伟大的科学成就。这种与生物遗传变异密切有关的大分子结构被阐明,揭示了生命本质的特性,使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导致人类社会进入了基因时代。我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与朋友、同事们津津乐道地议论这项杰出的创新成果,总想搞清楚,这项划时代的研究是怎样开始的?为什么这些学者能想到要进行这项研究?他们是怎样获得这项重大研究成果的?虽然许多报刊书籍中...

  • 潘卫, 王应雄, 黎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揭示基因组精细结构的同时,还显示出基因数量的有限性和结构的相对稳定。随分析仪器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创立了与基因组相对应的蛋白质组学,将精力集中于从生命功能的执行体———蛋白质水平研究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生殖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但人们对生殖尤其是人类生殖的分子机制了解仍很贫乏。鼠胚胎发育过程蛋白质组的研究,为了解人类生殖健康和疾病发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 。

  • 管英富, 邓麦村, 金美芳, 虞星炬, 张卫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氢气是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能源。介绍微藻太阳能光生物水解制氢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微藻光水解制氢的生物学原理。重点讨论微藻光解水制氢的酶学机理、工艺过程以及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通过比较微藻固氮酶制氢、可逆产氢酶直接光水解制氢、可逆产氢酶间接光水解制氢等技术路线的优缺点,指出利用微藻可逆产氢酶两步法间接光水解制氢最具发展潜力,可望为21世纪的“氢能经济社会”提供大量的氢源。该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相关的基因工程和代谢调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张博, 杜生明, 黄敏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林木具有世代长、高度杂合、遗传负荷大等遗传特性,使其遗传图谱研究不同于其他物种。高质量林木遗传图谱,可进行林木近缘树种比较图谱研究,了解林木的基因组结构和进化历程,进行有效QTL定位研究及开展林木复杂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目前林木作图存在着群体较小,构建的图谱和定位的QTL存在连锁平衡,以及作图策略未充分考虑林木的遗传学特性等问题。扩大作图群体、选择高度保守的标记系统以及研究适合林木作图的理论和方法将有助于林木基因组研究向纵深发展 。

  • 王兴春, 杨长登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量转基因植物被推向市场的同时,人们对转基因植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等许多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感到担扰。标记基因的生物安全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新的标记基因不仅要求能够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筛选和鉴定,而且必须对环境和生物都是安全的。概述并评价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核糖醇操纵子、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木糖异构酶基因以及谷氨酸1半醛转氨酶基因等生物安全标记基因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

  • 马慧, 赵开军, 徐正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影响转化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概述这一技术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展望其应用前景 。

  • 师俊玲, 堵国成, 陈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2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油菜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是一种世界性病原菌,其分布广、危害大、难根治。盾壳霉(Coniothyriumminitans)是该病原菌的破坏性寄生真菌,可以有效、专一地降低病原菌菌核的形成与萌发,在该病原菌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从油菜核盘菌的致病过程与特点、盾壳霉的生长特性、盾壳霉和油菜核盘菌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途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盾壳霉对油菜核盘菌的生防特性,讨论了盾壳霉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潜力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与方向 。

  • 陈际达,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可降解多孔三维细胞支架是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的基础。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技术是最简便、也是研究最广泛的一种多孔三维细胞支架制备技术,随着各种改进方法的出现,溶剂浇铸粒子沥滤已成为组织工程用多孔三维细胞支架的理想制备技术 。

  • 欧阳晶, 王健伟, 脱厚珍, 洪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3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白喉毒素类免疫毒素是将缺失天然受体结合活性的白喉毒素片段或突变体与抗体或细胞因子偶联而得到的一类新型导向药物,它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靶细胞,通过发挥其ADP核糖基化活性而抑制细胞蛋白合成,引发细胞凋亡。由于白喉毒素类免疫毒素能高效、特异地杀伤特定靶细胞,而使其在肿瘤等疾病的药物开发中暂露头角。综述了基于白喉毒素的免疫毒素的研制现状与应用前景 。

  • 毛华伟, 赵晓东, 杨锡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43-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体外分子进化技术,从人工合成的随机序列DNA库中筛选出多种不同结构的脱氧核酶,其催化活性已扩展到RNA切割、DNA激酶、DNA连接、DNA切割、DNA过氧化、金属螯合等多种酶活性。主要论述脱氧核酶的体外筛选,催化特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研究等 。

  • 葛涛, 梁国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蚓激酶是一种新型的溶栓制剂,具有良好的溶血栓治疗效果。综述了至今为止分离到的蚓激酶成分、生物学活性、药物学作用、抑制剂和空间结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 陈丽娟, 沙长青, 任永春, 奚新伟, 王佳龙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已有文献报道,综述了关于纳豆激酶溶栓机制的研究进展,将纳豆激酶的溶栓机制归纳为以下四点:直接溶栓作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内源tPA;激活体内尿激酶原转变为尿激酶;通过降解和失活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剂(PAI1)调控纤溶作用 。

  • 袁成凌, 余增亮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发现离子注入生物效应后,低能离子与生物体系相互作用研究在我国率先兴起,并很快投入应用。简要介绍低能离子注入生物效应的机理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进展状况,并展望未来 。

  • 詹万雷, 林影, 郑文岭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为嗜肝病毒,全世界有超过3亿人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综述近年来乙肝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乙肝疫苗的发展历程,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克服不应答及低应答的策略,乙肝疫苗的发展方向以及目前最新的DNA疫苗进行了阐述 。

  • 邱薇, 夏咸柱, 范泉水, 扈荣良, 王雷, 高玉伟, 张守峰, 孙阳, 杨美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6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能表达犬2型腺病毒(CAV2)E1基因的辅助细胞,本研究用含CAV2E1基因的重组质粒pcE1t对DK细胞进行转染,经G418的筛选,得到26个细胞克隆。用CAV2E1A特异引物对各细胞克隆进行PCR和RTPCR检测,PCR结果表明转染后的细胞克隆都能扩增出536bp的特异性片段,但仅有6株为RTPCR强阳性,能扩增出652bp的特异带。再对RTPCR强阳性的细胞克隆进行Westernblot分析,最终挑选到一个既能转录E1A基因,又能表达E1B19kD蛋白的克隆细胞株(DKE1)。

  • 李敏, 王玉炯, 扈荣良, 禹化胜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7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tPAcDNA的全长序列,设计了扩增tPA信号肽cDNA的引物,并进而获得了信号肽cDNA片段。将其回收纯化后,作为上游引物,结合原有的tPA下游引物,分别以tPA的缺失性原核表达载体pErA,以及后者的点突变体pErA(K)为模板,进行PCR反应,从而使二者各自增加了信号肽部分。进一步将其分别克隆至pcDNA30,构建了相应的真核表达载体pCSRA与pCSRK。酶切及测序结果均证明了构建的正确性。经LIPOFECTAMINE[TM]2000Reagent将其分别转染至COS7细胞,并同时设以pCDNA30为阴性对照。取转染后不同时间培养上清,以FAPA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上述构建载体的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溶圈活性。本实验为tPA突变体在真核细胞的稳定表达奠定了基础 。

  • 丁秀云, 王士雯, 刘谟焓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4,TIMP4)为心脏特异性表达,在心脏代谢和肿瘤转移、侵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理,以PCR方法扩增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不含信号肽的表达序列,测序鉴定正确后,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MALc2TIMP4,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阳性克隆,大量表达重组蛋白。细菌经超声破碎后,其上清中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初步鉴定分子量大小与理论值一致,为以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4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

  • 张学余, 耿拓宇, 李慧芳, 苏一军, 沈晓鹏, 刘长国, 陈宽维, 陈国宏, 王德前, 王慧影, 周群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7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微卫星技术和14对引物MCW150、MCW134、MCW145、MCW104、ADL210、MCW88、ADL237、ADL201、ADL289、MCW5、MCW217、MCW29、ADL176、MCW4对7个地方鸡种和1个引进鸡种的群体遗传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池DNA所获得的品种间相似指数计算遗传距离。结果表明:AA鸡与其它品种鸡遗传距离最远,白耳鸡次之,其余品种间较近。这些鸡种的遗传结构特征与其地理分布有关,说明微卫星技术作为畜禽遗传结构分析的辅助手段是可行的,也是高效的 。

  • 王少丽, 盛承发, 乔传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CODEHOP设计简并引物,通过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克隆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抗性种群中抗性相关的羧酸酯酶基因,随机挑取测序5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过blastx比较,发现所获得的大约420bp的基因片断均为羧酸酯酶基因,与双翅目昆虫蚊子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85%以上 。

  • 姚红艳, 赵双宜, 夏光敏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8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分离提取成熟小麦种子总RNA,去除多糖等杂质的严重干扰,本实验对尿素氯化锂分离RNA的方法做了三个方面的改进:一、去除成熟种子的胚(含大量麦胚凝集素等糖蛋白),发现裂解物的黏稠度明显下降;二、在裂解粗提物中加入CTAB至终浓度为02%,可去除大部分多糖;三、异丙醇沉淀RNA之后,充分溶解,离心去除残留的不溶性多糖等杂质。结果表明:所提取的成熟小麦种子RNA的纯度和产率都有明显提高 。

  • 黄卓烈, 林茹, 何平, 丘泰球, 詹福建, 巫光宏, 赵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8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微超声处理酵母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范围内CAT和PPO活性都升高。对CAT来说,其最适当的超声参数是135kHz、40Wcm2、处理10min。对PPO来说,其最适当参数是135kHz、25Wcm2、处理10min。经光谱分析,PPO超声处理后紫外差示光谱在一定的波长下呈现出明显的正峰和负峰 。

  • 于慧敏, 史悦, 沈忠耀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9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hemoglobin,VHb)是惟一一种研究得较为透彻的原核生物氧结合蛋白血红蛋白。它支持细胞在微氧条件下进行好氧生长,克服发酵过程中的溶氧限制,因此在需氧微生物发酵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简述了VHb的分离纯化过程,综述了VHb的各种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了各种检测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提出利用改进的一氧化碳差光谱法以全细胞悬浮液为对象直接进行VHb的定量分析是发酵工业中应用VHb重组菌株的研究发展方向 。

  • 陈志敏, 刘仲明, 刘芳, 杨连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99-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原抗体在石英晶体电极表面固定而不丧失其活性是压电免疫传感器成功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它的灵敏度和可重复性等性质。介绍了压电免疫传感器传统的表面固定方法:主要有戊二醛交联法、自组装单分子膜法(SAM)、蛋白A固定法;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的不需通常固定化步骤的方法,主要是压电凝胶免疫分析法(LEPIA)和PEG压电凝胶分析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

  • 刘斌, 马俊才, 张宏翔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102-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促进生物技术信息交流、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和生物技术产业信息化,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等单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集成的原则共同组建的“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http:www.biotech.org.cn)”于2003年3月2日正式开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陈竺院士为该网站欣然题词:“跟踪生物技术信息动态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 祝庆余, 秦鄂德, 王翠娥, 于曼, 司炳银, 范宝昌, 常国辉, 彭文明, 杨保安, 姜涛, 李豫川, 邓永强, 刘洪, 甘永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23(4): 106-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为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乳鼠接种法,从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分离致病病原体,通过电镜形态学、血清学和动物致病性观察及RTPCR扩增与部分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的病原体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从死亡病例尸解的肺组织标本和患者鼻咽拭子标本中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出病原体。通过电镜在病变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中观察到大量冠状病毒样颗粒。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表明分离的病毒与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密切相关。分离的病毒可对乳鼠致病,并在发病乳鼠的肺组织标本中通过电镜同样观察到冠状病毒样颗粒。从非典型肺炎病例尸解肺组织、传代发病小鼠肺组织及分离物感染的细胞培养物中,通过RTPCR可分别扩增出冠状病毒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已知冠状病毒的同源性在60%左右。结论从非典型肺炎病例标本中已成功分离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它与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密切相关,很可能是此次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