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移植一词最早出现于Spemann(1938)所著《胚胎发育与诱导》一书中,他建议把发育后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中,以研究细胞核的发育能力,但由于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够实施。直到1952年,Briggs和King才第一次报道了蛙的胚胎细胞核移植成功。Gurdon(1962)将爪蟾蝌蚪期肠上皮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重构胚胎发育成正常的个体;而将成体爪蟾的肠上皮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时....
RAPD技术以其快速、简便、高效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本文综述了RAPD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如遗传多样性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杂种)真实性鉴定、基因定位、构建遗传图谱等。
克隆动物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根据现有理论和技术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转基因克隆动物的概念,即将转基因动物技术与克隆动物技术有机地结合,认为转基因克隆动物制作技术有望成为21世纪创建遗传工程动物的主导性技术 。
海洋微生物,尤其海洋细菌以其分类的多样性和规模而言,作为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的潜力是巨大的。海洋微生物研究依据分离菌的生境来源可分为海水、沉积物、共栖、共生和深海菌群。生境的不同,不但影响菌群的分布,而且影响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合成。从报道的研究结果看,沉积物细菌、共栖细菌和共生细菌是海洋微生物天然药物筛选的重要来源。目前海洋微生物生物活性代谢产物资源的研究仍主要限制在那些在“标准”条件下易于生长和培养的微生物类群。本文对海洋微生物资源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葡糖磷酸变位酶是催化葡糖1磷酸与葡糖6磷酸之间可逆性转化的酶类,在有机体内的糖原合成及利用中起中枢作用。本文综述了葡糖磷酸变位酶在植物中的分布、重要性、功能及分子特性等,重点介绍了关于植物葡糖磷酸变位酶在遗传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并讨论了研究葡糖磷酸变位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植物在受到真菌、细菌、病毒侵染或意外的伤害时体内会产生新的蛋白质,称作病原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protein简称PR蛋白)。PR蛋白的产生与植物对病原物的抵御直接相关,本文就PR蛋白的诱导表达、调控和作用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本文综述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在细菌,酵母,植物和动物等表达系统中表达的研究进展。用酵母表达系统,尤其是毕赤酵母,表达的重组白蛋白产量高且提取工艺简单,是其产业化最具有前途的表达系统。同时在转基因动物、植物中培养表达也具有诱人的前景。
本文综述了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无融合生殖能固定杂种优势,是新的研究热点。无融合合生殖转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胚胎发生研究手段由切片技术逐渐发展为整体透明、组化荧光技术。大孢子母细胞(MMC)细胞壁无胼胝质(callose)及MMC哑铃状核是二倍性孢子形成区别于有性生殖的特征。DNA分子标记是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新的有效工具,狼尾草属、摩擦禾属的无融合生殖分子标记已被找到,并且后者已定位到玉米第6染色体长臂末端。
本文综述了利用红发夫酵母(phaffiarhodozyma)培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进展 。
维生素C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上有相当大的市场,它的生物合成近十几年来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2酮基L古龙酸(简称2KLG)是维生素C合成的重要前体,工业上目前大多采用“莱氏法”或者改良的“二步发酵法”[1]生产。近年来,构建重组菌株实现从山梨醇直接发酵产生2KLG研究又取得很大进展[2,3]。不过还必须以葡萄糖通过高压加氢制备的山梨醇为原料,各国的生物学家同时探....
本文讨论了近几年来特异配位体在生物分离中应用进展,主要包括蛋白质A、蛋白质G、活性染料、金属离子等配位体在超滤和色谱两方面应用。
芽孢杆菌是很有潜力的分泌型基因工程宿主菌。本文概述了利用芽孢杆菌分泌表达外源基因时,影响目的蛋白产率的一些主要因素,如蛋白酶水解作用、缺乏适宜的分子伴侣、信号肽的选择不当等,并讨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卟啉、血红素和维生素B12的类似物。ALA作为一种无公害绿色除草剂、杀虫剂、抗微生物药剂、植物生长促进剂及治疗癌症与其它疾病等而备受国外研究者及产业界的关注。本文对ALA光合细菌合成、调节途径、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本文介绍一种cDNA文库的固相构建法。文库构建过程cDNA的合成和修饰全部在固相介质—磁珠上完成,简便、迅速、文库质量高,能满足不同目的的cDNA文库构建,是一种值得借鉴和应用的好方法。
本文从生物医学数据库用户角度,浅析了中文生物医学文献信息服务的特点和数据库建库的一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