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1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8-08-25
  

  • 全选
    |
    论文
  • 秦宝明, 罗述金, 米志勇, 吴乃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酵母双杂合系统是在1989年由StanleyFields和Ok-kyuSong等提出并初步建立的[1],该系统是在酿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中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该系统的广泛应用,这一系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及改进,同时也衍生出单杂合系统,三杂合系统等一系列相关的技术。这些技术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蛋白质与DNA,蛋白质与RNA,以及多种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 郭丽, 钱世钧, 孟广震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10-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蛋白质类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短,主要原因是体内蛋白酶降解。利用抗体稳定活性蛋白质是一种较有前途的解决方法。本文介绍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随着抗体技术的进展(血清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而提出的新的研究策略,这将为抗体稳定活性蛋白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 傅荣昭, 邵鹏柱, 高文远, 孙勇如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前景傅荣昭1邵鹏柱2高文远3孙勇如1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2.香港中文大学生化系香港·新界·沙田3.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DNA分子标记(DNAmolecularmarkers)或称遗传标记(geneticmarkers)本质上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这...

  • 涂宣林, 宋后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ichiapastoris表达系统具有原核细胞和哺乳类细胞表达系统的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表达外源基因。为获得高质量外源蛋白的表达而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进展,如构建并筛选多拷贝的由AOX启动的表达盒,优化培液组分,减少蛋白降解,分泌蛋白的纯化和N-连接寡糖链的特点。

  • 齐兵, 王家旺, 修建文, 黄永秀, 齐义鹏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2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发展了PCR克隆和亚克隆技术制备DNA测序模板。首先,我们用pUC/M13系列质粒的通用正反向引物PCR扩增出质粒pBluescriptKSDNA的多克隆位点及其侧翼序列,用EcoRV和XhoI消化成为左右两个引物多克隆臂,与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LsNPV)的EcoRV和XhoI约400bp和500bp片段分别连接,经PCR扩增,得到两端具有上述正反向引物结合位点的测序模板,用ddNTP链终止法/PCR扩增/银染色,从片段两端测定了全部919bp序列,这种ddNTP/PCR/银染测序法简化了操作,大大缩短了测序模板的制备时间,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 胡又佳, 朱春宝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蛋白——蛋白交互作用(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是生命活动持续的最基本的根据,细胞内的信号传导也是研究细胞的发育、分化及疾病的生理反应所要了解的最终目标。国际上出现了一种直接于细胞内检测蛋白——蛋白交互作用且灵敏度很高的遗传学新方法,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two-hybridsystem),可迅速鉴别新的信息传递蛋白。本文综述了双杂交系统的原理、发展概况、应用范围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并对它将来的发展及应用作了一些展望。

  • 李越中, 陈琦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34-4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洋微生物资源多样性李越中(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00)陈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绿色食品检测中心济南250100)丰富的海洋微生物新资源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世界各国和组织的大量财力和物力的投入。海洋微生物的研究内容目前主要是天然药物提取,海洋动植物病害,污染物清理等。由于基础研究的薄弱,我们对海洋微生物的了解远远落后于陆地微生物。因此在我国海洋八六...

  • 蒋建雄, 张惠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L-肉碱现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效果显著。高等动物不能降解L-肉碱,而许多微生物能降解L-肉碱,其途径可划分为三类,分别以大肠杆菌、不动杆菌及假单胞菌为代表。目前,有关开发L-肉碱的研究报道很多,其中主要还是两大类:化学合成及生物转化,其中生物转化的方法被普遍看好。对L-肉碱在生物体内代谢途径认识的加深以及基因工程技术在改良菌株上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L-肉碱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陈洪章, 李佐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外界周期刺激强化生物反应和细胞膜传质速率新理论指导下,根据生态学的思维方式,提出了生物反应器工程的新概念,阐明了它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生物反应器工程研究的新方法。

  • 谢秋玲, 郭勇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50-5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诱导剂可以诱导植物产生植物抗毒素,因此成为植物细胞培养次生代谢物生产中提高产量的一种手段。本文介绍了有关诱导剂在植物细胞生产次生代谢物方面的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诱导剂的作用机理及第二信使的研究成果。

  • 刘昕, 傅荣昭, 蔡民华, 李文彬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深入和发展,转基因沉默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转基因沉默主要发生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涉及核酸的三种相互作用,即:DNA-DNA、DNA-RNA、RNA-RNA。这是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具体表现之一,也是外源基因插入后生物体的一种自我保护。SAR协同转基因进行转化,可以消弱宿主DNA对外源基因的不利影响。实验证明,在稳定整合的转基因植物中,SAR提高了整体表达水平,并降低了不同转化体之间的差异。这是消除植物转基因沉默的一条有效途径。

  • 曲殿波, 刘传暄, 马清钧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4): 58-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新技术——肽脉冲曲殿波刘传暄综述马清钧审校(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850)前言利用疫苗来治疗肿瘤的想法由来以久,甚至可以追溯到200年前[1]。本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移植过肿瘤组织的动物在进行肿瘤移植时就可以产生排斥反应[1]引起这种反应的抗原被称之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umorspecifictransplantationantigen,T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