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30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0-06-25
  

  • 全选
    |
    专稿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研究报告
  • 徐良 顾玉超 时瀚 宓文义 于文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是一个具有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双重功能的转录因子,有文献报道STAT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并能促进乳腺癌的转移。为了深入探索STAT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采用RNA干扰技术在小鼠乳腺癌细胞株4T1中沉默STAT3的表达。MTT实验结果显示STAT3沉默对4T1细胞的增殖能力没有影响;细胞迁移实验结果表明STAT3表达被沉默后4T1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被抑制;定量PCR结果显示,STAT3基因沉默后4T1细胞中VEGF和IL-6的mRNA水平下降,E-cadherin表达上升,mosin表达下降;信号通路检测显示STAT3基因表达沉默后MAPK的活化明显降低。研究表明STAT3在小鼠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以STAT3基因为靶向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王正茂 李琳 管文燕 李越希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纯化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 I)包膜糖蛋白gB,并分析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化学合成了包膜糖蛋白gB1胞外区基因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至HEK293细胞,表达的蛋白用羊抗HSV1+HSV2血清作为一抗,用ELISA检测其抗原性;用纯化的gB1蛋白免疫昆明小鼠,观察诱发抗体产生的时间及其效价,并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抗gB1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重组gB1抗原的能力,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重组gB1蛋白,ELISA证实羊抗HSV1+HSV2多抗能够识别重组gB1蛋白;重组gB1蛋白免疫小鼠7周后,小鼠血清中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5×103,表明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并纯化的重组gB1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为HSV检测试剂和疫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高旭东 胡明明 朱运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4-20. https://doi.org/R7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逆转座子LINE-1编码的ORF-1p在肺癌发病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RNAi 技术, 在肺癌细胞A549中下调LINE-1编码蛋白ORF-1p,随后对下调后的A549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细胞增殖(MTT方法)、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技术)以及集落形成(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等分析,观察细胞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并利用报告基因,进一步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在A549细胞中,下调ORF-1p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 细胞周期出现S 期明显阻滞(P<0.05),肿瘤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明显减弱(P<0.05),p15/p21报告基因表达显示,两种蛋白被显著上调。结论: 下调LINE-1基因编码蛋白ORF-1p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以及肿瘤的形成。

  • 李平法 刘辉 詹合琴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21-27. https://doi.org/Q7;Q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CAF(P300/CBP associated factor,P300/CBP相关因子)是一种重要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主要通过使核小体组蛋白发生乙酰化而参与基因转录的调控。P300/CBP是一种能够与PCAF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定位于细胞核ND10结构(nuclear dot 10)。ND10是由70余种蛋白质分子组成的、以分散的斑点或团块样方式存在于细胞核内的大分子复合物,与基因转录调控过程有着密切关系。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是ND10的主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ND10的正常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在成功构建pGBK-PML3、pGAD-PCAF、pGEX-PCAF、pFlag-PCAF和pcDNA -PML3重组质粒的基础上,用酵母双杂交证明PCAF与PML3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用GST-pull down 技术证明GST-PCAF能够将PML3蛋白捕获并沉降下来, 表明在体外条件下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用免疫共沉淀和荧光共定位证明在体内PCAF能够与PML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而定位于ND10。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CAF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模式奠定了基础。

  • 戴毅 黄晓玲 孟敏 李敬东 时德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28-33. https://doi.org/Q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基因转染兔髂动脉损伤模型后,对动脉血管内膜增生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用注射式加压转染的方式对兔动脉壁转染pcDNA3.1/hTM质粒,再制造动脉损伤-阻滞模型,于术后3天、7天、14天、28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TM蛋白在各组血管腔内的表达,术后14天、28天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活体吻合口内径和血流流速;再做病理切片Verhoeff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增生的程度、部位,计算血管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和血管狭窄率。结果: 术后3天、7天、14天、28天hTM质粒转染组中hTM表达一直保持在高水平,7天达到高峰,14天、28天虽有所下降但是表达强度仍然高于载体质粒转染组合空白对照组。在术后14天、28天彩色多普勒观察测量吻合口内径:hTM质粒转染组分别为1.93mm±0.34mm,1.89mm±0.28mm;载体质粒转染组为1.59mm±0.43mm,1.38mm±0.28mm;空白对照组1.46mm±0.25mm,1.44mm±0.32mm。在这两个时间点,hTM质粒转染组血管狭窄率为32±23%,37±14%;载体质粒转染组为58±21%,63±17%;空白对照组为58±19%,61±23%。结论:hTM基因在转染动脉壁后能减少动脉损伤-阻滞模型在后期的血管内膜增生,改善血管的狭窄状况。

  • 田硕 姚文兵 周敏毅 李洁 宋文进 徐晨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含编码HSA天然信号肽、HSA和新型集成干扰素(NIFN)的融合基因,插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3.5,转染毕赤酵母GS115,用于分泌表达融合蛋白HSA-NIFN的酵母工程菌。诱导表达后,产物经SDS-PAGE、Western blot 和MALDI-TOF-MS 分析表明该蛋白分子量为86369Da,且能被抗HSA单抗特异性结合;表达的HSA-NIFN经超滤、Blue亲和层析和CM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HSA-NIFN的纯度大于95%。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比活性为7.75±0.39×106 IU/mg。

  • 宋文程 金明飞 李冬青 赵丽芬 张洪丹 黄静 吴自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38-43. https://doi.org/Q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具有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但因体内半衰期短而限制了其应用。对二肽酶4(dipeptidase IV, DPP IV)识别位点等氨基酸进行改造可有效延长其半衰期。通过人工合成基因或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合成GIP不同突变体基因,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2a(+)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各对应的多肽。经肠激酶酶切后,分别在昆明鼠及糖尿病模型鼠体内研究其生物活性。结果显示突变体mGIP243在昆明鼠体内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活性,当给药剂量为48nmol/kg时,其体内降血糖活性可延长至90分钟,相对于将第二位上的丙氨酸突变成丝氨酸的mGIP2和天然GIP半衰期显著延长。GIP类似物mGIP243在2型糖尿病模型鼠中也有降血糖活性,使其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候选药物。

  • 张璟 莫桂玲 张庆友 苏志坚 许华 黄亚东 郑青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44-47. https://doi.org/Q7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编码人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免疫球蛋白G Fc段(hsRAGE-IgG Fc)融合蛋白的DNA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栽体pET-20b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其表达形式为包涵体,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6kDa,表达量占茵体总蛋白的38.4%。经复性后,获得纯度为96.6%的融合蛋白,得率约为29.5mg/L。经Western印迹法鉴定,该融合蛋白可与sRAGE 抗体产生阳性反应。同时,hsRAGE-IgG Fc 融合蛋白可以显著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引起的ECV-304 细胞NF-κB p65 表达的上调,其活性与hsRAGE相似。

  • 王忠 谢超 决登伟 黄乐平 黄全生 杨清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48-53. https://doi.org/Q785 Q7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RACE和同源序列克隆技术,从野生茄子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中克隆得到一个DAHP同源基因,命名为StDAHP基因,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GU47946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tDAHP cDNA含有一个 168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 56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该蛋白分子量为 62.53 kDa,等电点为9.1。采用DNAMAN 软件对StDAHP和其他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与来自马铃薯、番茄、烟草和水稻4种植物的同源蛋白在氨基酸水平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在靠近N-末端和C-末端的氨基酸都比较保守。采用半定量 RT-PCR 方法对StDAHP mRNA 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StDAHP属于诱导表达,在病原菌侵染后期维持较高水平。

  • 殷亮 杨文竹 王新宇 周蕴芝 姚斌 陈茹梅 范云六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54-59. https://doi.org/Q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N-糖基化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963植酸酶蛋白酶学性质的影响,利用Megaprimer PCR介导基因定点突变的技术,构建了植酸酶phyA2基因两个N-糖基化突变体,即将该基因编码蛋白质N87位和N102位的天冬酰胺密码子置换为编码与其具有相似结构的谷氨酰胺密码子,两个突变体分别命名为N87Q、N102Q,经测序结果比对和图谱分析,表明在核酸水平上成功实现了点突变,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pPIC9-N87Q,pPIC9-N102Q,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发酵罐水平诱导表达后,获得了N-糖基化缺失突变蛋白,对突变体蛋白在60℃进行处理发现,突变体N87Q处理1h后剩余50%的酶活, N102Q处理10min后酶活完全丧失,在37℃,不同的pH缓冲体系(pH 1~10)处理1h,N87Q剩余约大于70%的活性,而N102Q在pH>8的环境下,没有检测到酶活。

  • 黄俊丽 邹寒艳 王贵学 方芳 郭劲松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60-64. https://doi.org/Q93-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具有厌氧氨氧化作用的细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该菌在生物脱氮过程的应用。对稳定运行、氨氮转化率及总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0%及80%左右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底部取活性污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活性污泥细菌总DNA,利用特异引物Pla46rc/Amx820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菌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及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存在的厌氧氨氧化菌与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和Candidatus Brocadia anammoxidans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9%,进化分析证明与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进化上较为接近。

  • 李艳 龙柱 江华 李海峰 冯菲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6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粒絮凝剂,并探讨了该絮凝剂对造纸废水的絮凝作用,着重考察了絮凝剂的投入量、体系pH值、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造纸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该絮凝剂对造纸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56.52%,且具有投入量少、pH应用范围广、絮凝时间和沉降时间短的优点,说明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粒作为絮凝剂对造纸废水的处理切实可行。

  • 司美茹 苏涛 杨革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70-76. https://doi.org/Q93-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梯度驯化,从印染废水长期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以4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染料(刚果红、美蓝、孔雀绿和活性艳蓝KNR)为唯一碳源的菌株XSMR,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的菌株。菌株XSMR对4种染料均具有强的脱色降解能力,且对染料脱色的同时,自身能够生长繁殖,培养24 h 菌体干重超过不加染料的对照。在振荡培养条件下对该菌株的脱色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刚果红、美蓝、孔雀绿及活性艳蓝KN-R的初始浓度分别小于200mg/L、200mg/L、150mg/L及150mg/L时,在pH7.5、温度35℃、接种量4%(V/V)条件下,接种菌株XSMR脱色14 h对4种染料的脱色率均可达到98%以上。通过对降解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菌株XSMR能彻底降解染料。菌株XSMR对染料脱色的机理包括生物降解和菌株吸附两方面。

  • 技术与方法
  • 马可 王琴 仉红刚 张秋菊 修瑞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77-83. https://doi.org/Q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以SELDI芯片技术进行细胞标本蛋白分析的最适方法及条件,筛选细胞标本蛋白表达差异。方法:对细胞标本分别用超声裂解法,U9细胞裂解缓冲液配方和自配细胞裂解液提取蛋白,以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分别以磁珠活化后点样和生物芯片处理器点样使蛋白样品与芯片结合;并对提取蛋白进行检测,比较不同蛋白浓度梯度点样及WCX2,SAX2,IMACCu,H50芯片捕获蛋白差异,用WCX2芯片筛选蛋白差异表达。结果:相同培养条件细胞以上述三种不同蛋白提取方法获得的蛋白浓度分别为:0.25±0.034μg/μl,0.6±0.06μg/μl,1.02±0.077μg/μl;生物芯片处理器点样法操作简单,要求样本量较少,点样时间短;SELDI芯片蛋白质峰图谱与蛋白浓度呈较好的正相关;WCX2,SAX2,H50,IMAC-Cu芯片捕获的蛋白质种类有较大区别;在分子量1000~300 000Da范围内,以WCX2芯片共检测到87个差异蛋白峰,其中17个呈趋势变化。结论:上述三种方法比较,选用自配的细胞裂解液提取蛋白的浓度较高且更适于芯片研究;生物芯片处理器能较好地使蛋白与芯片结合;SELDI芯片能准确定位蛋白,且其蛋白质峰与被测蛋白浓度呈正相关变化;SELDI各芯片捕获蛋白类型不同,选择适宜芯片或联合运用芯片检测更易获得较理想蛋白差异表达结果。

  • 陈宏林 王玺 何振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84-88. https://doi.org/Q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从富含单宁和多糖的红树植物中获得高质量的RNA,在总结及改良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了提取缓冲液的条件,采用碱性条件、PVP及β-巯基乙醇抑制单宁的氧化;利用RNA与单宁、多糖在不同浓度的2丁氧乙醇中溶解度不同的特性来去除单宁和多糖;同时利用LiCl来选择性沉淀RNA,获纯度较高的RNA可以直接用于cDNA合成、cDNA文库的构建以及RACE 等分子生物学操作。

  • 曾为军 王水平 李小方 徐萍 王瑞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89-95. https://doi.org/Q7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一个植物表达系统,由热激蛋白基因(AtHsp17.6C2)的启动子来驱动GUS基因的表达。在22℃生长条件下,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植株中几乎检测不到GUS的活性。但是当温度升至34~37℃时,GUS的活性迅速升高。37℃是该植物表达系统最适诱导温度。转基因植株经37℃热诱导2小时后再返回22℃培育2小时,GUS的活性增加80多倍。多次热诱导实验表明这个表达系统是能够被重复多次热诱导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植物诱导表达系统能够适用于多种目的需要。

  • 徐义刚 李苏龙 杨君宏 李丹丹 姜艳春 谢晓峰 崔丽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96-102. https://doi.org/Q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伤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存在于河口和海洋环境中,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建立快速、准确、易操作的检测方法对防控创伤弧菌的传染,保障水产养殖业发展和增强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基于创伤弧菌vvHA基因,利用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创伤弧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对11种共46株细菌进行扩增,仅创伤弧菌为LAMP阳性结果,说明LAMP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对创伤弧菌纯培养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5 CFU/ml,对污染食品中创伤弧菌的检测灵敏度为24 CFU/g。此法40~60min内即可完成检测,检验检疫实践证明:LAMP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毛雨 王丹 李强 邢建民 黄占斌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03-108. https://doi.org/Q9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因组重组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菌种改造技术,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是进行基因组重组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少有关于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CGMCC 2650原生质体研究的报道。为了优化该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及利用基因组重组技术构建优良菌种提供参考,研究了甘氨酸预处理,菌龄,酶浓度,作用时间,温度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渗透压稳定剂对其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在添加了0.6mg/ml甘氨酸的TSB培养基中培养5 h后收集,用SMM稀释到OD660=1.0,用0.025 mg/ml溶菌酶在37℃下酶解45 min制备原生质体,将原生质体涂布于含0.3 mol/L蔗糖的再生培养基中,再生率最大,达到40.9%。确定了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所用的原生质体制备的方法对琥珀酸的产生没有影响,这为进一步开展该菌的原生质体诱变及基因组重组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 刘新星 郭宁 梁万洁 张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09-112. https://doi.org/Q9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磁敏感氧化亚铁硫杆菌胞内可以生成磁性颗粒,探索其培养条件对趋磁细菌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利用补料发酵法,实现了磁敏感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实验室批量培养。发酵终体积为2 L的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40 h后一次补Fe2+(5%),使最高菌体浓度达到2.33×107 个/ml,比不补料对照提高了60.69%;同样条件下,补入9K全料则可达到2.47×107个/ml,比不补料对照提高70.34%;原子力显微镜磁扫描结果显示发酵得到的菌体有明显磁性,即胞内含有大量磁性颗粒。

  • 研究简报
  • 陶杉杉 毛德才 刘金毅 陈依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13-116. https://doi.org/Q7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干扰素α1b突变体IFNα1b/31K,以期获得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分子。方法:根据合理药物设计,采用定点突变技术,将干扰素α1b第31位氨基酸残基突变为K,并构建表达IFNα1b/31K重组蛋白。纯化后,对其抗病毒活性、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动物体内急性毒性进行考察。结果:IFNα1b/31K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 以上。纯化后的IFNα1b/31K纯度大于95%,比活性约为IFNα1b的1.7倍,抗肿瘤增殖活性比IFNα1b降低,未见对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论:成功设计构建并表达了高效低毒的IFNα1b突变蛋白分子。

  • 徐红运 夏平安 张凤华 赵琳 范旭 刘明莉 刘玉松 张志远 崔保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17-121. https://doi.org/Q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猪FcγRIII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制备鼠抗猪 FcγRIII 抗血清。方法:从质粒pTG19-T-FcγRIII中用PCR方法克隆到编码完整猪FcγRIII蛋白分子的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猪FcγRIII 原核表达载体pET-FcγRIII ,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 ,IPTG诱导蛋白表达,经尿素洗涤纯化后,以纯化后的融合蛋白FcγRIII-His 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ELISA 法鉴定获得的抗血清,ELISA 结果显示抗体效价为1∶16000,具有高度特异性,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制备的多抗可以与重组猪FcγRIII蛋白特异性结合。结果:成功构建猪FcγRIII原核表达载体,纯化到融合蛋白FcγRIII-His,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ELISA 法证实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结论:成功获得了猪 FcγRIII 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猪FcγRIII 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综述
  • 周颖 毛建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22-129. https://doi.org/Q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Ribozyme和DNAzyme具有水解mRNA分子的功能,是阻断基因表达和抗病毒的重要工具。近年来,Ribozyme和DNAzyme在临床治疗研究中已经获得了长足进展,有许多成功的实例。比较了Ribozyme和DNAzyme的差异和特点,总结了它们在抗病毒、抗肿瘤、治疗遗传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的临床前研究、应用及进展。

  • 张继文 杨桂连 王春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30-133. https://doi.org/Q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逆转录病毒载体是根据逆转录病毒的特性设计出的一种病毒表达载体,以其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并能稳定表达目的基因而被视为基因运载最有效的工具。目前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外源基因表达、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主要综述了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工程疫苗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为该载体在生物医学领域方面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翟羽佳 仉红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34-138. https://doi.org/Q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因具有生物学特性稳定、来源充足、体外培养条件低等优势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其多向分化潜能,是人体干细胞库潜在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在体外将其诱导为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前体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神经样细胞等。就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血管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李培 邱飞 吴龙火 许瑞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39-143. https://doi.org/Q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研制出安全高效的基因转染载体。多功能信封式纳米载体具有易进入细胞、低毒性、低免疫原性、低致瘤性、易制备、转染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基因转染载体。综述了近年来多功能信封式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 李兆丰 顾正彪 堵国成 吴敬 陈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6): 144-150. https://doi.org/Q5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环糊精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生产环糊精所必需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CGT酶) 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国外对该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CGT酶的功能特性与结构特征。CGT酶是一种多功能型酶,能催化三种转糖基反应(歧化、环化和耦合反应)和水解反应,其中,能将淀粉转化为环糊精的环化反应是特征反应;作为α-淀粉酶家族的成员,CGT酶除了具有与α-淀粉酶相同的A、B、C结构域外,还存在D和E结构域。另外,对CGT酶的催化机理包括底物结合方式、转糖苷反应机理以及环化机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