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4-03-25
  

  • 全选
    |
    论文
  • 陈璟, 方宏清, 周长林, 陈惠鹏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昆虫表达系统作为一类应用广泛的真核表达系统 ,具有与多数高等真核生物相类似的翻译后修饰的过程。但其生产的重组糖蛋白一般仅具有高甘露糖或寡甘露糖型糖链 ,难以生成复杂构型糖链成为该系统的缺陷之一。综述了目前昆虫杆状病毒系统表达外源蛋白的糖基化研究进展。

  • 戴双双, 杨朝辉, 李蓉芬, 何凤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增殖诱导配体 (aproliferation inducingligand ,APRIL)是肿瘤坏死因子 (TNF)家族的新成员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有高表达 ,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防止肿瘤细胞受CD95L、FasL等诱导的凋亡 ;调节体液免疫 ;并在T、B淋巴细胞的成熟和活化中起一定作用。因此 ,APRIL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密切关系。

  • 樊颖伦, 赵开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NA克隆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自第一个质粒载体pSC1 0 1作为克隆载体以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克隆载体的整体结构、容载能力和转化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产生了YAC和BAC克隆体系。随着植物基因组计划的进行 ,又产生了既能够克隆大片段DNA又能够将候选克隆直接通过农杆菌介导进行功能互补实验的载体。综述了几种常用大片段克隆载体YAC、BAC、BIBAC、PAC和TAC的特点及其应用 ,并对克隆载体的发展作了展望。

  • 黄吴键, 安靓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追溯了用雄性生殖细胞建立转基因动物的发展历程 ,系统阐述了本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 ,围绕方法学逐渐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从利用精子和精原干细胞携带外源DNA两个方向展开 ,分析和评价了DNA转移方法与精子载体法结合、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蛋白连接的精子介导的基因转移、输精管注射法以及曲细精管显微注射法和精原干细胞移植法 6种实验设计方法。

  • 杨振泉, 刘巧泉, 焦新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药物生物技术和植物基因工程迅速发展 ,转基因植物被用作生物反应器生产具有医疗价值的多肽和蛋白质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转基因植物表达的蛋白质能够保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这预示它将为药用蛋白的生产提供一条安全和廉价的新途径。主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生产诸如疫苗、抗体和其他药用蛋白或多肽等的研究进展 ,并着重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 贾彩凤, 李悦, 瞿超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是植物规模化、产业化快速繁殖和基因转化再生植株的重要手段。对近年来进行体细胞胚胎诱导并再生植株的木本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等树种进行了综述 ,并探讨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技术影响因素及其基因表达与调控等研究进展 ,最后提出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关键问题。

  • 程守强, 梁凤来, 顾晓波, 刘如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很多微生物都可以利用直链烷烃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 ,目前对该代谢机理的遗传学研究已相当深入。其典型菌株Pseudomonasputida可利用C6~C1 2的烷烃 ,编码这些参与烷烃降解的酶的基因位于两个基因簇alkBFGHJKL和alkST上 ,且此代谢途径受一个正反馈调节机制及两个不同的全局控制信号调控。其它可降解烷烃菌株的烷烃氧化基因与P .Putida中相应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alk基因可望应用于生物清污、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及精细化工等诸多领域 。

  • 孟春, 郭养浩, 石贤爱, 陈剑锋, 李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海藻多糖抗病毒、抗肿瘤、免疫促进、免疫抑制等生理活性的最新研究 ,重点介绍了不同种类海藻多糖的不同生理活性机理的研究进展。对多糖与生理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进行了阐述 ,在构效关系基础上进行多糖分子结构修饰是提高海藻多糖生理活性、降低毒副作用的有效手段。进一步介绍了目前多糖分子修饰常用方法 ,并对修饰后分子的生理活性改变进行了阐述。

  • 崔旻, 赵勇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FoxO家族是转录调节因子 ,也是INS IGF 1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FoxO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 ,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 3个高度保守PKB磷酸化基序。FoxO受PI3K PKB磷酸化级联通路的调节 ,其活性与磷酸化状态直接相关。FoxO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有重要调节作用 ,并可能在免疫系统发育中对免疫细胞的凋亡及亚群间的平衡起一定调节作用。

  • 李义良, 宋海, 赵静, 张红锋, 李载平, 赵慕钧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LPTS是利用定位候选克隆策略 ,得到的一个新的肝相关候选肿瘤抑制基因 (anovelliver relatedputativetumorsuppressor) ,为了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 ,利用DNA重组技术 ,将LPTS的cDNA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ET 2 4a中 ,在E .coli中表达 ,以Ni+柱亲和层析 ,获得纯化的 6×His LPTS融合蛋白。以此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 ,ELISA法检测其滴度达 2 0 0 0 0以上 ,经亲和层析纯化 ,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 ,该纯化抗体可与真核表达的HA LPTS蛋白和内源性的LPTS蛋白特异性结合 ;免疫荧光分析显示SMMC 772 1细胞内源性表达的LPTS蛋白呈点状分布于细胞核内。以上结果表明获得了效价高 ,活性强的针对LPTS蛋白的多克隆抗体 ,可用于对LPTS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 郑春梅, 孙昭, 曹莹, 孙琪云, 马丽, 马冠杰, 姜学英, 赵春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48-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研究胎儿肺脏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 ,表型和多向分化能力。方法 :取胎龄为 4~ 5个月水囊引产胎儿 ,将肺脏细胞在SF(含 2 %FBS)培养基中培养。测定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细胞进行表型测定 ,细胞周期分析 ,体外诱导分化实验。NOD SCID鼠放射损伤后 ,尾静脉输入经PKH2 6染色的间充质干细胞 ,两个月后检测外源细胞在肺脏的定植情况。结果 :从胎儿肺脏可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 ,并可诱导成骨、软骨和脂肪细胞分化 ;移植两个月后可以检测到外源细胞在肺脏的定植。结论 :从胎儿肺脏可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 ,在体外有效扩增且保持其低分化状态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肺脏长时间定植。

  • 赵革新, 任鲁风, 刘凤杰, 何新舟, 董小岩, 吴小兵, 侯云德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是控制SARS流行的关键环节。为评价全基因组扩增对SARS微量样本检测的影响 ,采用 6 mer随机引物反转录 ,用加接头的随机引物合成第二链 ,再以接头序列为引物扩增并掺入荧光标记 ,最后与带有 70 mer探针的基因芯片杂交。此非特异方法基本覆盖了样本中的全部DNA ,结果发现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的扩增效果对基因芯片杂交结果的均匀性有较大影响 ,PCR循环次数增多会导致扩增均匀性的降低。分析了不同的引物对全基因组扩增均匀性的影响 ,探讨了全基因组扩增策略的缺陷。

  • 刘欣, 曾少举, 何大澄, 彭安, 王永潮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59-6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半定量RT PCR方法对 1 7种细胞的Id基因表达进行了检测 ,发现在CD34+阳性干细胞增殖过程中 ,Id1由不表达到适度表达 ,而Id2由中等程度表达到高表达。Id3、Id4的表达在扩增前后变化不大。说明Id1和Id2在脐带造血细胞扩增过程中可能参与作用。在 2种肺癌、2种肠癌及一种肝癌、乳腺癌细胞中Id1~Id4的表达呈现一定的规律 ,对于同一类癌细胞株其表达基本相同或相似 ,而不同类癌细胞株其表达则相差较大 ,说明对某一类细胞株 ,Id1~Id4有相对稳定的作用。实验对深入认识Id基因的作用、红白血病发生机理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 陈工, 马晓骊, 陈虹, 王欣, 黄秉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6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获得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采用重叠PCR扩增出含Kozak顺序、α因子前导肽和hVEGF12 1的融合基因 ,经DNA测序无误后 ,插入Pichiapastoris酵母载体 ,并体外构建 4拷贝表达单元质粒pAO81 5 4KαVEGF12 1。表达载体转化酵母宿主菌GS1 1 5 ,筛选出高效表达hVEGF的转化子。摇瓶培养并 1 %甲醇诱导 80h的VEGF分泌性表达量可达 30mg L。表达产物经S 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测活表明表达产物二聚体具有良好生物活性。SDS PAGE分析、Western印迹表明表达产物具有适宜的分子量和抗原性。VEGF蛋白经氨基端氨基酸测序证实纯化后的不同糖化程度产物为同一蛋白质 ,但均为氨基端缺失了 4个氨基酸的全长为 1 1 7个氨基酸的VEGF。

  • 李宏涛, 兰英华, 郭晖, 陈国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7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发展一种新的半人工合成的质粒DNA转染载体。方法 :用氨基化方法将纯化的葡甘聚糖阳离子化 ,用凝胶阻滞检测法 (gelretardationassayforcomplexformation)观察氨基葡甘聚糖 DNA复合物的形成 ,以及用氨基葡甘聚糖作报告基因质粒pEGFP Cl的载体 ,转染HEK2 93细胞 ,观察转染效率。结果 :葡甘聚糖氨基化后溶液离子强度增大 2 0倍左右 ,氨基葡甘聚糖可与质粒DNA形成复合物 ,形成的复合物转染HEK2 93细胞后 ,报告基因pEGFP Cl获得阳性表达。氨基葡甘聚糖最大至 1 0 %仍未显示细胞毒性。结论 :氨基葡甘聚糖可发展为DNA载体系统 ,在HEK2 93细胞中获得理想的目的基因表达。

  • 李越希, 张锦海, 郁兴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克隆人IL 1 8基因 ,并构建高表达人IL 1 8的工程菌 ,纯化获得重组人IL 1 8。方法 :从人肿瘤组织内提取总RNA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IL 1 8基因 ,在基因的 5′和 3′端分别加上NcoI和EcoRI酶切位点 ,酶切后直接克隆至质粒表达载体pET2 8a( + )内 ,转化大肠杆菌BL2 1 (DE3) ,挑选转化子 ,IPTG诱导后SDS PAGE筛选高表达人IL 1 8的工程菌。提取表达菌质粒进行DNA序列分析。表达菌大量培养及IPTG诱导后 ,超声破菌收集包涵体 ,十二烷基肌苷酸钠溶解后用阳离子柱和分子筛纯化。结果 :克隆的人IL 1 8基因序列完全正确 ,工程菌表达的人IL 1 8约占菌体蛋白 30 % ,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经阳离子柱和分子筛纯化获得了较纯的人IL 1 8。结论 :可用构建的工程菌大量制备人IL 1 8,为开展人IL 1 8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奠定了基础。

  • 肖调义, 张学文, 章怀云, 唐湘北, 苏建明, 刘臻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84-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洞庭湖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长须黄颡鱼、普通黄颡鱼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对 4种黄颡鱼进行了遗传多样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通过筛选的 90个引物对 4种黄颡鱼基因组DNA的扩增 ,获得了 36个有效引物 ,并计算出了 4种黄颡鱼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遗传距离最大的为普通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 (D =0 9895 ) ,遗传距离最小的为普通黄颡鱼和光泽黄颡鱼 (D =0 672 0 )。同时运用聚类分析 (UPGMA)的方法建立了 4种黄颡鱼的聚类图。

  • 姚李英, 陈涛, 王升启, 左铁钏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90-9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CR微流控芯片是一种完美的体外无限扩增核酸的技术 ,是第三代PCR技术。目前英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多家研究单位已经成功地应用自己研制的PCR微流控芯片在实验室完成了DNA扩增。基于目前大多芯片采用硅或者玻璃作为基片 ,存在加工工艺复杂和价格昂贵的缺点 ,通过对不同材料性能比较 ,认为价格便宜、加工方法简单的高聚物是今后芯片材料发展的趋势。通过对三种高聚物加工方法的比较 ,认为准分子激光直写入微加工方法因其灵活性大 ,加工质量高 ,将成为高聚物加工方法的主流。最后针对PCR微流控芯片的温控系统提出了优化方案。

  • 王非, 马新征, 东一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94-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通过网络技术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意义 ,提出了电子商务应用于生物技术产业的模式 ,报道和总结了作者在建立生物技术与产品网上交易平台过程中的实践和经验 。

  • 薛迎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3): 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北美市场 ,在药品和食品之间还有一块很大的市场份额 ,称之为食品补充剂。我国从 2 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活跃的植物提取物行业正是为美国的食品补充剂提供原料的 ,因此这两个市场是休戚相关的。 1 997年 ,贯叶连翘提取物迅速走红之后 ,国内在植物提取物行业有了更快的发展。银杏、人参、绿茶、当归、贯叶连翘等提取物一直占据着提取物市场前 1 0名的地位。根据目前国际市场的变化 ,终端客户也希望能找到一些新的利润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