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效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结合当前国内外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取得的进展,初步探讨实现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种种途径,包括:启动子的选择和改造;目的基因的改造;构建含有核基质结合区的表达载体;建立位点特异重组体系;利用细胞器定位信号和采用叶绿体进行转化等。同时对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对以拟南芥为主要对象进行的有关成花调控分子遗传学研究作了综述。该领域的研究已明确了对成花的调控没有单一的“成花万能基因”,而是有一群“成花时期基因”,并大致弄清了这些基因调控成花的模式。其结果是,成花调控途径具有多重性和冗长性,这些成花调控基因的参与量、基因之间的平衡都对成花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等植物中,光合同化产物主要是以蔗糖的形式从源向库运输的。近十几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许多与碳水同化产物代谢有关的基因已经被分离,同时多种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使在植物中改变基因活性成为现实,对转基因植株的生理生化分析进一步增加了植物中对碳水同化产物合成、分配、运输以及利用等方面的认识。本文就CO2固定,同化产物分配,蔗糖合成三个方面介绍近年来利用基因工程对植物源活性调控及改善的研究进展。
L-缬氨酸在医药及饲料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根据L缬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节机制,利用代谢调控理论,重点阐述了L缬氨酸生产菌的育种思路及培养条件的优化,为缬氨酸发酵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固定化酶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但通常酶通过酶分子上的多个赖氨酸残基随意固定在载体上,这样会使酶的活性显著下降,采用定向固定化酶不仅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保存它的活性。综述了定向固定化酶的几种方法,比较了定向固定化和随意固定化对酶活性的影响。另外,还叙述了酶的活性位点结构变化的自旋共振波谱(EPR)检测。
PNA是一类以多肽为骨架的核苷酸类似物,它不带电荷,杂交特异性强,能抵抗核酸酶及蛋白酶的降解,因此可作为杂交探针用于疾病诊断,或作为反义试剂进行基因治疗的探索。以下对PNA的合成及其在分子杂交诊断、基因治疗等基础医学领域的广泛用途做一综述。
在植物中类病变坏死突变现象广泛存在,突变体植株在无病害侵染也未受逆境或损伤的条件下自发形成与病原物侵染后坏死类似的症状,它们与植物抗病及细胞程序化死亡相关,并可能增强系统抗病性。综述了几种植物的典型类病变坏死突变体及其基因的研究情况,探讨了其发生的机制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CREB是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elementbindingprotein)的简称,它于80年代后期被发现。CREB由34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43000。分子结构分两个区域,N端区域与调节转录的功能有关,C端区域是与启动子结合的部位。CREB是CREBATF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它包括8种分子亚型,其中CREBα和CREBΔα最为重要。CREB是一种细胞核内调控因子,它通过自身磷酸化实现调节转录的功能。CREB与学习记忆分子神经机制的关系特别受到注意。CREB能促进果蝇和小鼠等动物长时程记忆的形成。开展对CREB在人类大脑记忆活动中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神经生物学家感兴趣的课题。
尿嘧啶N糖基化酶是碱基切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组分。本文从酶的概况、在生物体内的分布范围、人尿嘧啶N糖基化酶的基因结构、基因表达与调控、酶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意义与方向。
环境胁迫使植物细胞中积累大量的活性氧,从而导致蛋白质、膜脂、DNA及其它细胞组分的严重损伤。植物体内有效清除活性氧的酶类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等,其中研究最深入的是SOD。利用基因工程策略增加这些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从而获得抗逆转基因植株。
综述了木素、纤维素生物降解体系中除大分子之外,在降解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几种小分子介体,包括:羟基自由基,铁离子,草酸,锰离子,藜芦醇。并讨论他们在降解过程中的作用。
无机硒的生物有机化是开发有机硒的合理途径。硒有机化生物载体有酵母、大蒜、螺旋藻、蜜蜂等。螺旋藻富集和转化硒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就藻种的选择、培养条件的优化、硒添加浓度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为满足Ⅰ类新药二期临床的药品需求量,单抗生产由实验室规模扩大到中试规模,在目标产品的下游纯化工艺中,采用扩张柱床吸附技术代替一期临床实验室规模方法中的澄清、浓缩、和最初的疏水层析,其后的纯化步骤保持不变。由于采用新的纯化路线,使得制备周期缩短23,处理能力由100ml小鼠腹水扩大至18~50L杂交瘤细胞培养液,回收率提高20%以上,并很容易根据需要线性放大规模,为单抗的的产业化提供了更为简便和高效的下游纯化模式。
从灰树花(Maitake)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得到子实体多糖D组分,并分别考察了提取中的几个关键因素对D组分得率的影响,包括加水倍数、浸提时间、醇沉浓度、浓缩倍数。然后,对D组分进行了硫酸化修饰,得到了两种不同取代度的硫酸化多糖。最后,研究了灰树花多糖D组分及硫酸化灰树花多糖D组分对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形成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mgkg剂量下,灰树花多糖D组分及硫酸化灰树花多糖D组分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并且在合适的取代度下硫酸化灰树花多糖D组分比灰树花多糖D组分表现了更强的免疫调节作用。
对本室构建的生产海藻糖的基因工程菌株,即来自古细菌芝田硫化叶菌B12的新型α淀粉酶基因的工程菌的表达外源蛋白条件进行宿主菌,培养基,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诱导菌浓的起始OD600等条件的优化,发现在宿主菌为大肠杆菌DH5α,培养基为改进的LB,诱导时间4小时,诱导温度41℃,OD600为06~08时,基因工程菌ESBAM中新型α淀粉酶的表达量最高,新型α淀粉酶活力也最高,与重组酶MTSase一起作用底物直链淀粉,经HLPC检测在反应产物中有海藻糖的生成。
介绍了液相原位反转录PCR(inwellinsituRTPCR)的操作程序、存在的问题及改良方法,最后探讨了原位反转录PCR在研究RNA转录、加工、编辑和多聚腺苷酸化等方面的应用。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是由动物和人的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多肽,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的作用,从而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向肌肉组织注射质粒DNA,外源基因可以较稳定表达一定的时间。将含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的表达质粒注射动物肌肉组织,可能成为一种刺激动物生长的新方法。
1988年在TrendsinBiotechnology里有一篇文章,名为《分子生物学———五十年的光辉历程》,作者JanWithoski总结了从1938年分子生物学诞生起到1988年五十年间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历程。在这50年中分子生物学的成果不胜枚举,在这样多的文章中每年选出1~2篇作为重中之重并非易事。而他却这样做了,事实证明他的确是慧眼识珠。1938年以来分子生物学领域中获诺贝尔奖的工作几乎都纳入了....
“eScience”的概念是英国人先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新一代网络技术(Internet)和广域分布式高性能计算环境(Grid)基础上的全新科学研究模式,以互联网技术和网格计算技术为基础,实现跨越地理界限的全球大规模数据采集、T(百万兆级)级高速计算和高性能可视化,并以此为基础将互联网的应用、高性能科学计算及资源共享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实现eScience的根本保证是网格计算技术(GRID)?...
单抗药物代替重组蛋白药物已成为生物技术药品中的主导产品。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嵌合抗体或人源化抗体为发展治疗性单抗药物带来突破。上世纪90年代,美国旧金山南部的GenentechInc.开发了治疗乳腺癌的新药Herceptin,1998年11月该药物上市。该药物也是治疗其他疾病的辅助药物。2000年第一季度,该药的销售收入达到6870万美元。90年代中,美国Genetech、IDE?...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小的双链RNA可以高效、特异地阻断体内特定基因表达,促使mRNA降解,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称为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也译作RNA干预或者干涉)。研究表明它也是体内抵御外在感染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由于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代替基因敲除的遗传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RNAi正在功能基因组学领域掀起一场真正的革命,并将彻底改变这个领域的研究步伐,为此被SCIENCE评为2002年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