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2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1-08-25
  

  • 全选
    |
    论文
  • 胡炜, 朱作言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ArtificialChromsomes,BAC)的构建、物理图谱制作方法及其靶位精细操作策略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要介绍了BAC转基因在基因功能以及基因表达与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

  • 蔡志强, 徐步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重组蛋白,生产外源蛋白质作为动物疫苗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廉价生产系统,它有可能代替生产成本较高的传统疫苗的发酵生产系统。通过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口蹄疫疫苗已在植物中产生。在植物中生产的抗原能够保持其自身的免疫原性。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十年来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口蹄疫疫苗的研究进展、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

  • 梁小波, 鲁瑞芳, 吴云锋, 彭学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目前非循回型植物病素和循回型植物病毒昆虫介体传播机理的研究现状 。

  • 杭晓敏, 唐涌濂, 柳向龙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为一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功能。过去二十年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其作用、参与类二十烷的代谢机理及在哺乳动物中的体内平衡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在类二十烷代谢系统中,采用普通的医疗条件诊治因多不饱和脂肪酸吸收和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效果甚微随着PUFAs开发应用领域的扩大,纯PUFAs脂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而来自于植物、哺乳动物和海洋鱼的PUFAs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微生物特别是藻类、真菌能合成几乎所有的PUFAs并能在工业规模上培育而被视为有开发价值的可替代的生物资源 。

  • 汤青林, 宋明, 王小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于芸苔属植物当中,有着防止自交衰退等作用,在育种工作中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芸苔属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及其表现,自交不亲和内在机制,如S复等位基因及相互作用,S位点糖蛋白,S多基因家族,S位点受体激酶,蛋白质可逆磷酸化等 。

  • 陶生策, 张治平, 张先恩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在生命科学研究及相关诸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PCR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包括:热循环仪的改进,引物的软件设计及网络设计,各种DNA聚合酶体系及其特性,多种PCR(MultiplexPCR),DNAshuffling,PCR芯片,固相PCR和电子PCR(ElectronicPCR)的原理和应用 。

  • 欧阳石文, 赵开军, 冯兰香, 谢丙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几丁质酶是植物抗真菌基因工程的热点之一。本文叙述了植物几丁质酶的特性、结构和功能、基因结构;按最新资料对以前的植物几丁质酶的分类系统进行了完善;概述了几丁质酶的分子进化的各家观点及其模型,并归纳了植物几丁质酶的生物学作用 。

  • 吴襟, 孙万儒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35-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性环氧化物是有机化学合成中重要的中间体;与以往化学合成方法相比,手性环氧化物的生物合成有其独特之优点;本文从直接加氧、间接环氧和酶解拆分三个途径全面地介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

  • 胡凤庆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增加或减少特定诱导物,可精确调节目的基因上游构建的“基因开关”,实现外源目的基因的准确调控,使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适时、适量、有效地表达。因此构建一个拥有“基因开关”的人工调控表达系统是势在必行的,该系统的成功构建也将有利于提高转基因植物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

  • 张红霞, 华子春, 沈萍萍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46-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动物经过数亿年的进化直到脊椎动物阶段出现了渐为完整的免疫系统。植物在与各种病原的共进化过程中亦发展了自身的防御系统。随着对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及植物防御机制的不断认识,人们发现它与动物的免疫应答有着众多的对应性。这些对应性是否表明植物的防御系统与动物的免疫系统在进化上具有同一性,是否表明它们在防御反应上具有类似的机制值得深思 。

  • 罗明典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了微生物发酵产品如乙醇、甲醇、甘油、木糖醇和肌醇等的利用和开发前景,并强调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生物技术相结合为选育高效菌株的重要性 。

  • 汤慕瑾, 余健秀, 李建华, 庞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突变技术研究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crystalproteins,ICP)杀虫作用机制所取得的进展。其中结构域Ⅰ参与不可逆结合及影响离子通道的形成;结构域Ⅱ参与与受体的结合,包括可逆结合和不可逆结合;结构域Ⅲ保持三维结构稳定,同时可能参与结合受体的过程,插膜以及离子通道调节。利用突变技术改变Bt杀虫晶体蛋白一级结构是Bt改良的一条诱人途径 。

  • 陈峰, 李洁, 张贵友, 刘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57-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许多诱导型基因的表达,都受特定的转录因子和顺式元件调控。要阐明各种信号传递途径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克隆和鉴定转录因子是关键。近年来酵母单杂交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克隆和鉴定各种动植物的转录因子,本文以拟南芥DREB转录因子的克隆为例,介绍酵母单杂交方法的原理和具体应用 。

  • 张雪洪, 张惟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体融合蛋白可以具有抗体的特性和所融合的功能蛋白的活性,可广泛用于免疫治疗、免疫诊断、抗体纯化及抗体和抗原的分析定量等,特别可用于免疫导向药物的制备。基因工程抗体融合蛋白比传统的化学交联的抗体融合蛋白具有更多的优越性。本文就基因工程抗体融合蛋白的构建和性质做一综述 。

  • 李伟, 方东宇, 陈欢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模拟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原理的新技术。在存在印迹分子的条件下,通过模板聚合可以构造出具有选择性识别位点的印迹聚合物。该聚合物可作为用于生物物质的监测、分析、分离与纯化等的基质。本文就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

  • 颜光涛, 郝秀华, 薛辉, 王录焕, 李英丽, 石丽萍, 张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人工重组的白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1ra)免疫新西兰兔,获取高效价特异的IL1ra抗体。用氯氨T氧化法制备125I标记IL1ra,经SephadexG25纯化,竞争性抗原抗体反应采用非平衡法,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同抗体反应37℃6小时后加入125I标记抗原继续反应4℃24小时。经PR试剂分离结合和分离的标记抗原。该法标准曲线范围3~96ngml,最低检出量为(90±14ngml,n=89),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病人血清含量为(3906±1523ngml,n=14)。肠缺血再灌损伤后6小时大鼠血清中IL1ra较伤前自身对照明显增加(P<0001,n=82)。肺灌洗液中损伤前后没有明显差异。该法特异、灵敏、简便,可用于人血清和大鼠血清及肺灌注液中IL1ra的分析 。

  • 余寿杰, 朱红艳, 王静静, 曾凡荣, 高聪, 朱向秀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1, 21(4):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告乙肝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与HBeAg、HBVDNA转阴的相关性。采用ELISA法将患者血清稀释成100~10-5检测HBeAg,同时采用定量PCR检测HBVDNA及赖氏法检测ALT。ALT正常组HBeAg转阴率28%;HBVDNA转阴率269%;ALT异常组分为03~04ukatL、11~20ukatL,二组HBeAg转阴率各为407%、667%,HBVDNA转阴率各为409%、714%。研究发现,在同一条件下,同一患者不同的时间HBeAg、HBVDNA滴度及数值有升高、降低变化,说明乙型肝类患者为持续性感染,病毒在周期性复制,ALT的变化与HBeAg、HBVDNA阴转有正相关性,提示慢乙肝患者治疗中应重视提高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