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第1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9-08-25
  

  • 全选
    |
    论文
  • 苏金, J. Targolli, 吴乃虎, 吴瑞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言大约最近十年左右的时间,许多重要植物品种的遗传转化相继获得了成功,并再生出可育的转基因植株。迄今为止,应用生物弹击法或农杆菌介导法,已经转化了50种以上的不同植物。但是有一些重要的粮食作物诸如小麦和大豆等,其转化效率则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在最近的5年中,已有许多种不同的基因被分别导入了以烟草为主的多种不同的植物。在这类工作中,大多数是使用组成型的启动子(constitutivepromo...

  • 吴家睿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胞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保证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通常被称为细胞周期检查点(checkpoint)。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事件,这类调节机制就被激活,及时地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待细胞修复或排除了故障后,细胞周期才能恢复运转。根据“质量控制”的内容,可将细胞周期检查点分为三种。第一种负责查看DNA有无损伤,称为DNA损伤检查点;第二种负责DNA复制的进度,称为DNA复制检查点;第三类是管理染色体的正确分配与否,称为纺锤体组装检查点。本文围绕检查点工作的这三个方面对其分子机制作一个简单的论述。

  • 陈润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破译人类及多种模式生物的遗传密码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同时产生了巨量的基因组信息。分析这些信息是人类基因组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从而也促成了生物信息学的产生与发展。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领域,它是把基因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为源头,在获得了蛋白质编码区的信息之后进行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和预测,然后依据特定蛋白质的功能进行必要的...

  • 李伯良, 李林, 吴家睿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1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背景及意义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解析,开始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对遗传信息载体DNA和生命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的研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9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经过各国科学家8年多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一个多细胞生物—线虫基因组的DNA全序列测定在1998年年底已经完成;人类所有基因的部分序列测定(EST)已经完成;...

  • 陈诗书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1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Ⅰ基因治疗的现状自1990年9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及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第一个腺苷酸脱氨酶缺乏-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ADA-SCID)临床基因治疗草案至今正好10年。从美国JohnWiley&Sons出版社网站1999年6月发布的一些信息,可以了解这10年国际上有关基因治疗研究(指临床)进展的概况。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已有21个国家开展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现有380个临床治疗草...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23-2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小体是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单位。真核基因组DNA在细胞核中储存在染色质结构中。核小体的核心结构是由146个碱基对的DNA盘绕四对核心组蛋白的八聚体外面近两周所构成。核小体核心组蛋白H3/H4两对异源二聚体是核小体亚颗粒的核心,它能稳定地与DNA结合。H2A/H2B二聚体是核小体核心中较不稳定的成分。核小体组装是一个干扰DNA复制、基因表达和细胞周期进展的过程,因此在细胞生命过程中极为重要。...

  • 杨蓉, 谢文章, 张亮, 朱小山, 王国青, 董赫, 李志明, 陈恳, 陈德朴, 程京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3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芯片是便携式生物化学分析器的核心技术。通过对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作生物化学处理能使成千上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块厘米见方的芯片上。采用生物芯片可进行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对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测试分析的目的。生物芯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将从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到检测的整个生化分析过程集成化以获得所谓的微型全分析系统(micrototalanalyticalsys-tem)或称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ratoryonachip)。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将会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和环境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本文阐述了生物芯片技术在加工制备、功能和应用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

  • 李霞, 陈杭, 李晓东, 钟辉, 曹诚, 马清钧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39-4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次报道疟疾多表位抗原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成功。疟疾是当今最需要研究有效疫苗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过去的研究表明,AWTE基因编码的疟疾多种抗原表位是有效的抗疟表位,CTB基因编码的霍乱毒素B亚基,是一种既能引起细胞免疫又能引起体液免疫的免疫载体和佐剂。本研究把AWTE-CTB融合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VG-ny1上,采用共转化的方法,通过基因枪导入转化烟草。经PCR扩增AWTE-CTB基因片段检测,证实了疟疾多表位抗原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整合。SDS-PAGE蛋白电泳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中表达了AWTE-CTB融合基因分子量相同的特异蛋白。经抗原性分析实验和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特异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与CTB和AWTE抗体结合,具有CTB和AWTE抗原性。

  • 王升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45-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速打印或光刻合成技术可在硅片、玻璃或尼龙膜上制造DNA微阵列。样品DNA/RNA通过PCR扩增、体外转录等技术掺入荧光标记分子,与微阵列杂交后通过荧光扫描仪器扫描及计算机分析即可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表达的信息。该技术可应用于高通量基因表达平行分析、大规模基因发现及序列分析、基因多态性分析和基因组研究等

  • 张秀海, 孙勇如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因打靶是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遗传工程技术,基因打靶技术在探索生物的基因功能,消除转基因的沉默,提高转基因的稳定性和表达效率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基因打靶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它的产生是遗传工程领域的一次革命。目前,基因打靶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才刚起步。本文针对基因打靶在植物上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李学梅, 林建平, 岑沛霖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6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对霉菌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及固定化霉菌发酵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张贵友, 何聪芬, 陈金山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6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改良的目的是创制品质优良、产量高、抗逆和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为了有效地进行这项工作,一方面要保存优良的原始栽培作物种质,以及用理化诱变措施和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体细胞变异来丰富小麦基因库;另一方面则要开发利用栽培小麦的野生亲缘种属的巨大基因资源,如耐寒、耐盐碱、抗倒伏、抗病虫害和高蛋白、高赖氨酸等优良性状的基因。因此,利用远缘杂交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来改良小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