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第1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3-12-25
  

  • 全选
    |
    论文
  • 胡美浩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2年是Zoller和Smith的寡核苷酸诱导的定点突变方法发表十周年[1]。这方法发表后的前几年中,以此方法为基础,改进了的定点突变方法,如雨后春笋相继产生,如Kunkel等人(1985),Calter等人(1985)及Tayler和Eck-stein等人(1985)的改进方法。这些改进方法使突变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可以说定点突变技术在蛋白质工程研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后非定点突变技术也有了新的改进,如错误参入法,饱和突变技术等在用来寻找具有新的活性蛋白质序列中发挥了作用[3]。现综述一下近几年来定点突变及非定点突变技术的发展情况。

  • 葛锡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引言1975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株单克隆抗体,到1984年Kohler和Milstein因发明该项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金,将杂交瘤技术及单克隆抗体的研制推向高潮,18年来,研制成的抗各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品种不下万种,其中数百种已在医学和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高技术是能密切与生产相结合的,由此而带来了一种新的产业,许多产品用于人类保健和医疗事业,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到九十年代初期,世界单克隆抗体的销售已超过三十亿美元。

  • 邓小昭, 张林元, 陈宜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应用昆虫杆状病毒作载体在昆虫细胞或虫体中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这一基因工程系统安全、高效、容量大,表达产物具有生物活性,是很有潜力的系统之一,已有数百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的基因在这一系统中成功表达,并有多篇综述文章和专著详细介绍这一载体表达系统。本文将概述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主要介绍近几年来的研究与进展。

  • 邵惠训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六十年代以前,我们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病毒性肝炎进行大致分型。从六十年代以后,逐步建立了特异性的诊断手段,将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五个类型: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 黄文晋, 崔晓江, 彭学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言植物病原细菌一直是农业生产的大敌之一,细菌侵染可造成农作物生产的巨大损失。以马铃薯为例,与细菌病相关的损失占全世界年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五,约合40亿美元[1]。因此,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即培养抗细菌植物。

  • 梁小友, 米景九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基因工程是近二十年来随着DNA的重组技术、基因的遗传转化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以及目的基因的整合与表达的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家P。Berg首次实现了DNA分子的试管内重组,随后几年里。以细菌质粒(Plasmid)为载体与DNA片段的重组试验取得 了很大成功,于是目的墓因的克隆技术逐步建立起来。

  • 夏东翔, 汪美先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微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研究中,合适的筛选或检测标志系统必不可少。比如用传统的微生物学对某些细菌所做的分离鉴定常根据它们的一些特殊表型来进行。就基因克隆中所用的载体而言,其理想条件之一是要带有一个或几个标志基因,且在标志基因中间或前后有限制性内切酶单一切点,从而有利于不同目的基因的插入、重组质粒的筛选及其他用途。目前常用的选择性标记或指示系统有:各种抗菌素酶系 统,大肠杆菌E1等正选择标记系统和LacZ,淀粉酶基因等显色标志系统。

  • 隋森芳, 覃宏, 王少鹏, 蔡丽英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功能分子的组装最近几年在国际上异常活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大突破,其研究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正以极大势头形成一个跨学科的新领域。

  • 周雪平, 李德葆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60年代发现卫星病毒、70年代发现卫星RNA以来,已发现10个病毒组中的31种植物病毒含有卫星病毒或卫星RNA(统称卫星)。植物病毒卫星是指依赖于植物病毒进行复制的核酸分子,如核酸分子含有编码外壳蛋白的遗传信息,并能包裹成形态学和血清学与辅助病毒不同的颗粒,称卫星病毒;如本身没有编码外壳蛋白的遗传信息,而是装配于辅助病毒的外壳蛋白中,则称卫星RNA。

  • 尤崇杓, 王耀东, 宋未, 林敏, 程奇, 刘永正, 王国锋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联合固氮菌,特别是它们的耐铵工程菌含氮量大都产生良好的效果,应用(?)N稀释法在田间试验证明,所接种的联合固氮菌确具有固氮作用,但较微弱,而耐铵工程菌株效果较好,其固氮率为13-20%左右,应用不固氮(nif)菌株为对照,也确证了联合固氮菌除产生激素的作用效果外。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固氮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接种后水稻增产率为5—8%。

  • 陈洪, 翟文学, 朱衡, 周骏马, 孔繁荣, 朱学骏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4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一对适合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的通用PCR引物对临床阳性和正常组织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分析,阳性组织均得到一条特异性的DNA扩增片段,正常组织均没有任何扩增片段。阳性组织DNA扩增片段经克隆后进行DNA序列分析,证明该扩增片段确为目标DNA扩增片段。

  • 罗明典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质能主要是由陆生和水生绿色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能源物质(生物量)而储存的化学潜能。它在整个物质循环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有阳光,空气和水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不论是真核的或是原核的都直接地或间接地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生物质能。这种生物能源有其自然能源的重要特点:可以再生即称之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即称之洁净能源;易实行产业化,可规模生产。因此,国际上很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并加快其产业化,使之更有效服务于经济建设,又为民众所必需。

  • 马奎蒙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从限制基因工程发展到促进基因工程发展的逐渐转变,美国为鼓励和促进基因工程的发展,在修改和放宽基因工程应用管理法规的同时,对现行的一些法规作了修改及补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修改专利法。

  • 曲章义, 张丽梅, 牛美娟, 李绍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5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绿脓杆菌是重要的院内感染菌,多数菌株具有多重抗药性,且近年来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因而,该菌的抗药性传播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临床分离的3株绿脓杆菌(PA1、PA2、PA3)进行了抗药性测定,并以E。coli为受体菌,对其抗药性质粒的接合和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对多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氯霉素Chl、红霉素Ery、庆大霉素Gen、青霉素Pen和链霉素Str)都具有抗性,尤其对Gen、Str、Ery等临床常用药物的抗性为强,所能耐受的药物浓度可高达100u/ml左右;不同的菌株所抗的抗生素种类及浓度不完全相同,表明不同的菌株具有不同的抗药谱。

  • 董云洲, 王晓峰, 曹冬孙, 胡文卫, 郭三堆, 贾士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3, 13(6):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高淀粉马铃薯研究的战略意义马铃薯(Salanumtuberosum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在世界范围广泛种植,常年种植面积在3亿亩以上。我国约有4500~5000万亩,世界排名第二位。主产区在东北、内蒙、陕西、甘肃、四川等地,长江流域、两广、云贵高原都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