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 第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9-02-25
  

  • 全选
    |
    论文
  • 李执如, 李河民, 李德富, 胡宗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1-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已建株的抗乙肝病毒杂交瘤细胞株1975年G.Kohler等用细胞融合方法建立分泌特异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随后该项技术广泛用于生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八十年代初,Wands J R建立了分泌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_(?)Ag)单克隆抗体(McA的细胞株。

  • 李宝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7-1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人类在二、三十年前,由于恰当地利用了某些基因(如矮杆、高光效、各种抗病基因等),成功地进行了较大的种子革命,加上施用化肥及药物,以及灌溉条件的改善等,从而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绿色革命,使稻麦等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地成倍增长。近年来的遗传育种的实践表明:尽管每年仍有不少新的品种被育成,可是主要农作物的增产潜力已开始出现

  • R.Ascine, 聂世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13-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在,我们借助卓越的基因工程技术,能利用逆转录病毒致癌基因探测并确定许多同源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称为原致癌基因(Proto-Oncogene),人们认为它们参与正常细胞至肿瘤形成的转化过程。已经知道,这些基因来源于正常细胞,但其中有许多最初是在逆转录病毒中鉴定出来的。

  • 杨靖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象其他工业型国家一样,苏联也把生物工程视为一种新型工业,是改进国家的农业和医疗卫生体系的一种新型工具。这二者对于劳动集约的苏联经济极为重要,同时,这二者又需要良好的技术基础。三、四十年代的苏联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受到了拉马克主义的遗传学家李森科教条主义的约束。

  • 童行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七十年代末,随着基因操纵技术的建立,分离、合成目的基因,对其进行切割、拼接,从而使利用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生产出其遗传产物蛋白质成为可能,结果,开发出了利用生物组织来大量生产激素及生理活性物质的方法。 在过去的五、六年间,已经利用基因工程产生了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等物质,并且进行了这些药物的商品化生产。以前很难获取的蛋白质,现在已经很容易地得到了。因此,人们很自然地产生出一个愿望,即生产活性更强,更加稳定,并且具有新的功能的蛋白质,这就是所谓的蛋白质工程。

  • 管原秀明, 马俊才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2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领域中的数据库随着生物领域的扩大而多种多样。其中最基本的有两个: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的结构及其功能有关的分子数据库和与有用的生物资源有关的数据库。 本文概要介绍上述两种数据库。 1.前言 所谓生物领域是无限宽广的,它与生物学、医学、农学、化学等几乎目前所有的学科领域都有关。因此,生物的信息分散记录于以汇集文献信息、专利信息。

  • PeterL, Davies, 杨志兴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量的海洋栖息的动物和陆地的昆虫都能产生大分子的抗冻物质,以有助于它们生存在它们的不被保护的血液和血淋巴的体液的冰点之下的温度环境中。用这些抗冻物质结合和抑制冰晶生长的非浓度相关的方式。这样它们对一旦冰晶形成后的冰的融点就没有多大的影响了,所以研究者比较确切地将这类物质描述为热滞留蛋白质,因此这些蛋白质就成了检测抗冻能力的基础。

  • 罗明典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4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杀虫微生物的研制是保证农业、林业、环保以及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研究工作取得可喜的成就,特别是杀虫微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取得迅速的发展。本文综述性地介绍四方面内容即<1>杀虫微生物研究概况及其意义;<2>杀虫细菌的生态、生产及动力;<3>杀虫微生物的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4>1987年的杀虫微生物研究在中国,着重介绍第三方面,最后,小结。

  • 孟建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四大工程之一;是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工程。这项新技术自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Cohen和Boyer共同开创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仅就所了解到的国外基因工程研究1987、1988两个年度所取得的新进展,作一综合介绍。 一、植物基因工程 植物基因工程的主要目标同常规的遗传育种的目标一致,即创造出具有丰产、优质、抗逆、抗旱、抗病虫害、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新品种。

  • 米竹君, 王巍, 陆静玖, 秦俭, 朱学骏, 马圣清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也是危及生命的重病。这种自身免疫病如累及肾病,在血中常有高水平的抗dsDNA抗体出现。这种抗体的升高或降低与疾病的恶化或好转密切相关。因而抗dsDNA抗体测定有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作用。也有人在观察衰老过程中自身抗体的变化。

  • 张宏翔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最近一个阶断,生物技术又成了美国国会讨论的一个热门问题,一系列的听证表明,目前美国生物技术的发展遇到了国际上的严重挑战。国会已经认识到必须在立法上、投资上给予充分的考虑。纽约州众议员James H Scheuer就曾在一次听证会上说:“今天我们将考虑一个对我们国家经济的未来具有无比重大意义的问题。

  • 戴顺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9, 9(1):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生物技术经过七十年代以来的十数年发展,现已进入其成熟期。业已证实,现代生物技术在解决防治病毒性疾病、癌瘤和免疫性疾病等重大医药卫生难题中将会起关键性的作用。因为,生物技术特别是重组DNA技术可以研制出在人体防卫和自我调控机能起重要作用的各种因子、受体,介质、激素和酶类,经工业规模生产后可作为药品或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