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 第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88-10-25
  

  • 全选
    |
    论文
  • 罗明典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生物不论是细胞形态或是亚细胞形态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以其各种形态的特殊性适应各种生存条件,它们可以行使自由生活,也可营互生、共生、抗生和寄生生活,表现其生命代谢的活力和它的产物有其益,亦有其害,它们可以给人类带来各种效益,也可以给人类带和来危害和灾难。

  • 马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九五三年,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对生物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发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于是诞生了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的问世,是使人们从微观上更本质地认识生命现象、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的分子基础的新起点。早起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以微生物和动物为对象的。微生物和动物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给整个生物科学研究带来突飞猛进的生力,推进了其它领域的研究。

  • 方继明, 程度胜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6-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2年以来,美国Moss及Panletti实验室相继报道了以痘苗病毒为载体,把单纯疱疹病毒TK基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等重组至痘苗病毒基因组的特定部位,获得能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由于重组痘苗病毒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和优点。

  • 杜绍财, 陈苹, 刘金祥, 张正, 许向东, 陶其敏, 朱万孚, 庄辉, 郝娃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1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主要在于其所必需技术的发展,体外放射标记出高比活的DNA分子探针,可提高核酸分子检测的敏感性。目前,国内使用的HBV DNA分子探针,均为缺刻转移(Nick Translation)方法标记,敏感性可检出1—2Pg,1984年Melton等报告了依DNA为横板在体外转录合成高比活的单链RNA探针(SSRNA-p)敏感10倍。

  • 吴志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2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一时期,通过生物技术生产新疫苗。抗癌药及治心脏病药的情况可说达到了高潮。现在出现了农业生物技术的盛况,这种盛况可能有一朝日甚至要超过药物生产。那时生物技术将提供新的农业、食品工业和工业产品,如更为营养、抗病和高产的作物,生长快、脂肪少的转基因动物,以及通过生物合成工业上有用的物质。

  • 杨靖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月,在Tucnman的Argentina举行了第一次拉美国家生物工程会议。在近三百名代表的热情参与下,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拉美国家要认真地致力于生物工程的发展。来自南美、中美和加勒比海流域许多国家的代表对采用新技术代替区域性天然产物生产的特殊用途有广泛的兴趣。

  • 吴卫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2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言 质粒稳定性在微生物遗传工程研究和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构建高表达同时高稳定的重组质粒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 一般的说,在没有选择压力时培养含质粒细胞若干代,出现无质粒细胞即是质粒不稳定。

  • HarryKlee, RobertHorsch, StephenRogers, 张毅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3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综述意在于对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及除此外的农杆菌系统在其它许多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一概述。由于最近已有几篇综述就转化载体及T—DNA转移的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故我们对这些问题不作详细的讨论。我们对农杆菌转化的某些基本性质进行讨论,目的是为了更合理地设计植物转化系统。

  • EleanorRoosevelt, 高法恬, 莫鑫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45-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导言 人的二倍体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构成,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另一对是性染色体,直到1956年之前,还未能确定人的正确的染色体数(Tjio and Levan 1956)。迟至1970年,才对每条染色体作出精确的鉴定(Caspersson et al.,1970)。

  • 戴顺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放射活性同位素与肿瘤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连接后,可作肿瘤显象制剂,它注入体内后免疫显象剂中的单抗可吸附于肿瘤上。放射活性原子辐射出γ射线,形成影象,使用γ射线照相机可拍摄下来。目前已有X射线和CAT断层可用于检查许多癌瘤,但单抗显象制剂将能检测出目前方法所不能检查出的恶性病变。

  • 张震元, 孟建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70年代末开始利用基因重组(rDNA)技术以来,在这10年中,生物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医药和医疗领域,生物技术的开发最受重视,部分产品已从临床试验阶段转入实用化阶段。本文介绍其最近的开发动向。

  • 邵惠训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88, 8(5): 5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素~(125)I标记在抗体或抗原后,成为标记抗体或标-记抗原。这种标记抗体或标记抗原,仍然具有与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相结合的免疫学特性,形成一种标记的免疫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