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 BIOTECHNOLOGY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6, Vol. 16 Issue (4): 12-16    
论文     
利用显性分子标记和F_1群体进行林木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尹佟明1, 黄敏仁2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遗传与基因工程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1
 全文: PDF(236 KB)   HTML
摘要:

构建遗传图谱是当前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进行图谱构建,林木与作物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因为进行图谱构建一是要有合适的分离群体,二是要有能揭示亲本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两者可利用的遗传标记是一样的,但在进行作图群体构建时却存在一定差异,林木的遗传组成高度杂合,大多数林木为长期异交的树种,一般都有自交不亲合和近交衰退现象,象作物那样利用近交系或其它的高世代群体进行遗传图谱构建是不太可能的。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前的林木育种工作者很少留意建立和保存谱系清楚的F_2和BC_1群体,由于林木生命周期很长,建立这样一些高世代的群体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除了杨树、柳树等一些可在温室内水培杂交的物种,大多数林木的控制授粉杂交操作也是很困难的。因此研究过程中,等待材料的问题成为目前林木遗传图谱构建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如何利用现成的材料和低世代群体,对林木遗传图谱构建工作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遗传连锁图谱显性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作图群体遗传标记近交衰退重组频率多态性非整倍体分子数量遗传学    
出版日期: 1996-08-25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引用本文:

尹佟明, 黄敏仁, 朱立煌. 利用显性分子标记和F_1群体进行林木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6, 16(4): 12-16.

链接本文:

https://manu60.magtech.com.cn/biotech/CN/Y1996/V16/I4/12

[1] 姬凯茜,焦丹,谢忠奎,杨果,段子渊. 棕色脂肪细胞特异基因PRDM16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9, 39(4): 84-93.
[2] 梁士博, 刘佳莹, 刘杰, 杨江涛, 李集临, 张延明. NGS技术在作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 37(2): 111-120.
[3] 李达, 代鹏, 王伟, 张文涛, 汪钦, 束毅, 祝春来, 纪奇峰, 梁平, 颜真. PLCE1基因及rs2274223和rs3765524单体型的克隆与表达[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 36(12): 1-7.
[4] 刘文波, 陈禹保, 邢玉华. 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 36(12): 104-110.
[5] 姚雪, 刘琪琦, 赵青, 陈苏红. 应用可视化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个体化药物治疗相关基因[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3, 33(4): 92-100.
[6] 湛晓琴, 胡敏, 宋培培, 章帆, 刘晨, 施琼, 翁亚光. 下调CENP-E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影响[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 32(10): 7-13.
[7] 彭翼飞,马文丽. 寡核苷酸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及其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 26(10): 44-49.
[8] 张小燕, 左明雪, 张占军, 王忠, 李瑶. 用基因芯片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反应原理[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 25(11): 57-61.
[9] 夏宇杰, 叶邦策. 三色荧光技术在SNP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2, 22(6): 60-64.
[10] 叶邦策. 药物基因组学——个性化药物的开发[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0, 20(6): 53-57.
[11] 明凤, 米国华, 张福锁, 郑先武, 朱立煌. 植物营养性状有关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定位[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6): 16-21,15.
[12] 张贵友, 何聪芬, 陈金山. 小麦改良的方法与技术[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9, 19(4): 67-72.
[13] 钱惠荣, 郑康乐. DNA标记和分子育种[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8, 18(3): 12-18,11.
[14] 莽克强. 迈向廿一世纪的生物工程[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7, 17(6): 2-3,5-16.
[15] 戴思兰. DNA遗传标记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96, 16(3):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