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 BIOTECHNOLOGY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Vol. 24 Issue (4): 54-58    
论文     
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蛋白质组
潘卫, 王应雄, 黎刚, 翁亚光, 陈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生殖医学系遗传优生教研室, 重庆 400016
 全文: PDF(318 KB)   HTML
摘要:

目的 :研究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蛋白质表达图谱及其差异。方法 :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 5d .p .c .(dayspostcoitum)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总蛋白 ,同时分离同龄未交配小鼠子宫内膜总蛋白 ,银染显色 ,PDQuest 2DE软件分析。结果 :图像分析测得三块胶的匹配率达 74 5 %以上 ,在等电点pI 3~ 1 0、分子量 1 4 4~ 75 4kDa范围内分离得未交配小鼠子宫内膜蛋白点大约 81 0个 ,受孕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旁和着床点蛋白质点分别大约为 95 0个和 1 0 4 0个 ,其中至少 90个蛋白点在三种不同的生理状态间有 2倍以上的量变。结论 :在“着床窗口期” ,小鼠子宫内膜特别是着床位点内膜合成更多的蛋白质 ,以适宜胚泡成功地植入。

关键词: 双向凝胶电泳着床点着床旁蛋白质组    
收稿日期: 2003-09-25 出版日期: 2004-04-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510)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引用本文:

潘卫, 王应雄, 黎刚, 翁亚光, 陈雪梅. 双向凝胶电泳分析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蛋白质组[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 24(4): 54-58.

链接本文:

https://manu60.magtech.com.cn/biotech/CN/Y2004/V24/I4/54

[1] 安龙飞, 金龙, 孙凤亮, 李凯, 闫成智, 秦钧, 张普民, 吴琛, 陈欢. 应用蛋白质组学筛选宫颈癌患者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 36(9): 1-10.
[2] 陈娟, 杨慧林, 黄运红, 龙中儿. 炭样小单孢菌中抗生素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的筛选[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 36(7): 55-63.
[3] 吕珊珊, 侯运华, 闫孟节, 钟耀华. 工业真菌高效产酶突变技术与高产机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 36(3): 111-119.
[4] 梁丽珠, 孙佳楠, 李恺, 刘明伟, 丁琛, 秦钧. 蛋白质组分析油酸对HepG2细胞转录因子DNA结合活性的影响[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5, 35(5): 22-31.
[5] 易学瑞, 袁有成, 龚亮, 张欣蕊, 李娜, 孔祥平. 8种天然药物与硼替佐米对HBsAg抑制作用及蛋白质组学分析[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5, 35(11): 29-35.
[6] 张媛媛, 胡启蒙, 王亮亮, 李新红. 哺乳动物精子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 32(04): 76-82.
[7] 田小梅, 任建洪, 房聪. 不同碳源下毕赤酵母GS115蛋白组学分析[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 32(01): 21-29.
[8] 葛伟峰, 储消和, 王永红, 张嗣良. 应用于二维电泳细胞蛋白质样品提取的复合蛋白酶抑制剂的优化[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12): 66-71.
[9] 邓孟垚, 曹亚. 血清分泌蛋白质组学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11): 83-87.
[10] 金良, 陈尚武, 马会勤. 葡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10): 100-107.
[11] 金良 陈尚武 马会勤. 葡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10): 0-0.
[12] 李利文 周建美 邹定全 冉珂 李李 徐军美. 缺血后处理兔心肌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分析[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7): 0-0.
[13] 何婷婷 易永芬 李艳青 肖钟. 胃癌细胞高尔基体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的建立[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30(02): 27-31.
[14] 岳宁 郑彩霞 白雪 郝建卿. 胡杨异形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 29(09): 0-0.
[15] 韩伟东1,2,王栋1,郝海生1,赵学明1,杜卫华1,朱化彬1.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精子蛋白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 29(06): 120-124.